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百年争战> 第七十三章 福济皖域逞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福济皖域逞强(1 / 2)

向荣卒后,咸丰帝敕令和春为钦差大臣,赴援金陵,再建江南大营。安徽巡抚福济以和部一去,皖域成空,遂专折奏留。咸丰帝不允。

福济谓和春道:“围攻三河镇两载,克此或在须臾;钦帅一去,功亏一篑矣!”

和春道:“圣意难却,寿春镇总兵郑魁士骁勇、福建提督秦定三多智,均可担当大任。吾非冥顽不化,今夜突袭,或将三河奉送大人。”

是夜初更,和春令军士偃旗息鼓,携带云梯攻具,潜伏而进,偷越三河镇外濠内沟,直抵街口营垒、石垒墙下,四竖云梯,翻墙入镇,射箭开枪放炮施火。

蓝成春猝不及防,退奔焦湖而去。

翌日二更,秋雨淅沥,和春率部衔枚而进,漏夜奔驰,次日黎明,包围庐江。守军惊恐,欲趁夜突围。和春探知,一更即攻。守军无心恋战,自东西两门溃逃。

和春离皖赴苏进抵丹阳,揣摩数日,奏曰:金陵首逆自相残杀,诚为难得之机,一俟句容、溧水得手,即应进兵金陵。查看情形,果有隙可乘,必当设法图经,或分兵前往镇江助剿。如能及早克服,去其犄角,则金陵贼势自孤。再行合围,可期次第肃清。

山西道监察御史赵元模忤和春意,上疏:金陵地势虽在上游,而下游之镇江、瓜州克否,尤为紧要。瓜洲,瞰京口、接金陵、际沧海、襟大江,总揽一隅。南岸镇江,金陵唇齿,苏常门户,七省咽喉,素称险阻要地,所谓唇亡齿寒。逆贼肆扰以来,不敢久踞扬城,而于瓜、镇困守不去者,则以内固金陵巢穴,外思窜扰苏州也。自丹阳击退贼匪后,金坛解围,高淳克复,大兵进逼句容、溧水,南路安堵如常。何也?隔靴搔痒矣。

咸丰帝喟叹:“朕本以和春克服庐州、三河、庐江,帅才也。今观其奏,主军攻偏,裨将矣!”

户部尚书肃顺道:“向荣卒,和春、张国梁、余万清,俨然三巨头矣,一山尚不容二虎,况三乎。”

咸丰帝道:“金陵贼讧,不患今岁粤匪不平。张将国梁,迷途知返,然曾为天地会匪,根基不正。曾、胡之湘勇肃清皖赣外围,朕之八旗金陵擎功,如此方乃完美。然曾、胡亦不能独占外围之功,皖抚福济,即刻肃清残匪,南下巢县、桐城、安庆,扼大江水道,顺流直下,汇和春之军,一举克复金陵。”

皖地战势,和春去后,依然水深火热。

巡抚福济道:“吾等围困三河镇两载,屡攻不克;和军门一触两下,吾百思不解。今接上谕,贼逆金陵内讧,血流溢河,尸塞大江;原乃天赐之机。圣意,大军倾出,即刻攻击巢县、桐城,一战而定皖北大局。无为州,东界江边,西接庐江,南壤桐城,北连巢县。东关镇,上扼庐州、巢县北户,下通无为、和含;夹山带河,形势险固,为巢湖出江第一要隘。此二处破,巢县、桐城孤矣!吾令:李元华攻无为,李鸿章攻东关,郑魁士攻巢县,秦定三攻桐城,即日分兵四击。”

知府李元华领令,督率2000练勇,趁夜潜抵无为城下;寅刻,李令兵勇鼓噪南门,火烧东门,待守军咸来援救,遂自西门梯城而入。

翰林编修李鸿章曾在东关驻守,熟悉地势,鸿章以藤牌作前队,上紧环攻,抢过内濠;又令后队掘断外濠,倾空积水;复令练勇焚烧木桩、竹签,火焰汹汹,延烧西北门楼。守军无水沃救,惊慌失措,鸿章趁机率练勇登城。

秦定三屡攻桐城不克,急奏:桐城久被贼踞,东南瀕江,西北负山,袤延二百余里。四通八达,七省通衢,水陆贼窜纷集。查南乡枞阳镇,逼近江边,扎有贼营二座,以为水陆应援。城东北隅贼营三座,西北隅贼营一座。缘西南直通安庆,西北接壤潜山。两路之贼往来出没,聚集于此,以为城内切近之援。攻城必先拨城外四营,去其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