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喊上她。三人互相依伴,倒是打发了不少时光。殷适和她也渐渐熟络起来,偶尔功课不会做,还来请教她,黛玉本来也比他多上了一年学,也不是吝啬之人,自然倾囊相授,两人相处了几日,已经能互相玩笑,引为诗友。殷适的字乃是其父生前早就取好的,叫“宜时”,黛玉便叫他“正好公子”,殷适便也想替她取个绰号,但因为林满的一句“女孩儿家的字可马虎不得,你瞧瞧我,小时候只叫林满的时候,还算圆满,后来你祖父给我取字,随兄长字如满,如满,可不就是不圆满了?果然出了门就不顺了”,便不敢再开这样的玩笑,还赠了黛玉一块玉扇坠赔罪。
黛玉嘴上说自己是个小气性的,其实并不多计较,本来也没有怪他,收了玉扇坠,见它颜色又好,料子又温润,雕工又精巧,十分喜欢,便命采薇收好,也还了他一个香囊。
不知不觉船已靠岸,岸上本应早有荣国府的轿子并拉车马的车辆伺候,然众人在船里向外望去,站在码头正中的却是两个着四品侍卫官服的佩刀侍卫,身后各排着十二个府兵,皆扛着“定国长公主府”的缎旗。
荣国府来接黛玉的人名叫单大良,他也是府上“四大管家”之一的了,论理来接人这活用不上他亲自出马,实在是老太太等得急了,他才毛遂自荐,想在老太太那儿讨个好。平日里仗着荣府之势,他在主子跟前又有体面,在府里府外都一向抬着头走路,谁也不让的,可偏偏这次遇上了真正的厉害人物——定国长公主仪比亲王,府上的长史都是正三品,比他们家老爷的官都大——他也只能避其锋芒,缩在角落。
那两个四品的二等侍卫还同他“商议”:“公主殿下听兰台寺大夫林海林大人之女也随林恭人一道进了京,已备下了午膳,要宴请林姑娘,还请管事回去与荣国府老太君说一声,免得她老人家惦记。”
单大良心里直嘀咕,老太太盼着见外孙女可盼了一个多月了,这要是没接到,还能不惦记的?但公主府的人的话他也不敢违逆,只好讷讷地应下了。
林满握住了黛玉的手,玩笑道:“好,我原以为是我们母子要单独拜见公主,已经好几天没睡好了。现在有你陪我们了,好了,咱们一块儿紧张吧。”
黛玉知道姑母早年出嫁时就觐见过公主了,说这话不过是安慰自己,但不知道为什么,许是因为姑姑和表弟都在身边,她其实并不十分害怕。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