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老朱捕捉到了。
还没来得及说话,老朱就急眼了。
“能不能说,不能说滚出去。”
“没用的东西,关键的时候派不上用场。”
他咋就派不上用场了,要不是他的话,他能见过这么亮的电灯吗?
朱允熥委屈巴巴的,但也不敢这个时候和老朱争辩。
只能乖乖补上他之前想好的人选,回道:“孙儿以为剿肯定是要剿,但安抚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要选个稳重之人为将。”
说明了理由,不等老朱生气。
朱允熥很快,又道:“长兴侯耿炳挂帅,武定侯郭英当个副将。”
和武将们接触接触的多了,朱允熥对这些人还是很了解的。
上一次清查蓝玉桉,只有耿炳文和郭英的东西最少。
至少说明,他二人在平日不仅低调还挺谨慎。
由这样的人去处理民变,自然最合适不过了。
听了朱允熥的人选,朱标也很满意,立马表示了赞成。
“儿臣也以为长兴侯和武定侯挺合适。”
不知是朱允熥的举荐的人选和老朱达成了一致,还是老朱缓过了那口气。
反正老朱在听了这两人选后,身上的暴躁之气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缓了口气后,拉了把椅子坐下。
“再说说其他的吧。”
朱标也寻了位置坐下,又招呼了朱允熥落座。
这才,又道:“说说你的想法。”
让他先说,那是存了考验之意的。
朱允熥组织了一下语言,回道:“百姓起义往往是没有了出路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在平叛的时候需以招诛贼首胁从不究,从内部进行瓦解。”
“除此之外,还得剖析这次起义的根本缘由,从本质上予以解决,若问题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必定还会再有人揭竿而起。”
“这样的事情一旦多了,必然是要拖垮这么多年积攒下的家底的,大明的国力不能耗费在屡次平叛之上。”
对这,老朱和朱标谁都没接。
良久过后,老朱问道:“你愿去处理?”
刚才还大发雷霆,现在就和颜悦色征求他意见了,朱允熥有些摸不准了。
眨巴眨巴了眼,有些底气不足的,应道:“去?”
以前朱允熥若这么晦暗不明的回答,老朱早就生气了。
这次,老朱仍没动怒。
反而抬了抬手,把朱允熥招呼到跟前,搂着他脖子和善道:“去不去由你选,这次咱不强迫你。”
老朱这么好说话,朱允熥反而有些不适应。
半天没听到朱允熥回答,老朱直接起身站起,道:“不着急回答,你可以回去仔细想想。”
“你能说出这番见解,说明你已经猜想到这个事情的症结所在了。”
“藩王官员卫所但凡有一方能有作为,都不至于掀起这么大的叛乱。”
“你若去处理,或许就要触动他们三方的利益,咱本想从咱到你爹再到你,咱大明早就海晏河清,再没任何麻烦事了。”
“现在看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症结,你小子又是个有野心的,咱还活着能帮你镇住场子。”
“你多学些本事,如此才能支撑起你的野心,你将来想干啥才能干啥去。”
“只不过,这次的事情的确是有些棘手,你要是不想去的那就让你爹去,你就留在京中帮咱批批奏章,很多事情咱现在力不从心了。”
长这么大,老朱可从没和他耐着性子说过这么多话。
看的出来,老朱说的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
“孙儿去!”
朱允熥斩钉截铁,接下了活儿。
“好!”
一听这,老朱当即挂起笑。
“好小子!”
“咱果然没看错你。”
“咱和你爹还在你要都不敢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