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藩王后,日子又恢复了常态。
每日上早朝,批奏章,还得抽出时间处理了职大的事情。
因发电站刚刚起步,有很多旁枝末节的琐碎事情需朱允熥亲自定夺。
又增设了蒸汽纺纱机等不少新项目,职大每天都会有较之前更庞杂的事情要处理。
这么多事儿夹杂在一起,朱允熥每天累死累活的,跟条死狗似的。
每天沾枕头就睡,更别说能有些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了。
一连数天时间,连《皇明祖训都没来得及抄。
春去秋来,数月过去。
发电站已初见眉目,虽还没得真正投产应用,但在宫里却彷造职大那样,先暂且弄了个小型的。
老朱每天批奏章,不批到十一二点绝不罢休,朱允熥和朱标还年轻着倒还好说。
烛光加了数盏,老朱戴着叆叇也得瞅上大半天,才能辨出奏章上的内容。
既有这个条件,干嘛不用?
更何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验,对电灯的掌控已是越来越成熟了。
只要多派人巡逻,电灯因各种原因所出现的事故,也是能够绝对杜绝的。
一日奏章批完,朱允熥跟着朱标回了东宫,一看时间还早着,便想着趁着功夫再抄些《皇明祖训。
都大半年过去了,一半还没抄完,再不抓紧些时间还真就完不成要求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他还以为老朱和朱标把这茬给忘了呢,哪知老朱竟让魏良仁那厮哪月哪日都记下了。
这么清清楚楚的,不说他想不抄,就是晚交一天怕都不行。
孙前摊开纸,于实正研着墨,他那房门便被朱标急促敲响了。
“允熥,允熥”
不过才刚刚分别,朱标这个时候又找他,必然是有大事。
朱允熥亲自起身,过去拉开房门。
朱标衣服还没穿好,正系摆弄着腰间的玉带。
“陕西八百里加急军报,你随孤一块过去。”
陕西那又不是边镇,要是北地的军情那不应该是先从北平来吗?
难道不是北元?
“好!”
朱允熥应了声,跟着朱标匆匆就走。
一路风风火火赶到乾清宫,老朱已经在了。
一看就是已经发过火儿了,屋里乱七八糟的,魏良仁正带人收拾。
朱标和朱允熥进门,还没等父子二人见礼,老朱便把桌上一奏报递了过去。
“看看这个吧。”
朱标上前接过,大致扫了一眼后,这才转手递给了旁边的朱允熥。
陕西沔县书吏高福兴,农民何妙顺,僧人田九成以白莲教教义率众揭竿而起。
田九成称汉明皇帝,高福兴称弥勒佛,何妙顺号天王。
县教谕王朴向汉中卫告发,田九成率众战至巴山一带,以马面山为据。
制造刀枪,操练军卒,四方民众闻风而至,势力很快扩展到阳平关。
乱军屡败官兵,名声大振,乘胜挥师北上,攻克略阳县城,杀死知县吕昌。
又西渡白水,攻打徽州,宁羌卫拼死抵抗终不能敌,乱军焚徽州,诛戮学正颜叙彬。
一时间威震秦陇,各羌胡夷狄和穷苦百姓尽皆聚拢,声势越来越大,已成了一支不容小觑之力。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派将平乱。”
朱允熥刚把军情看完,朱标便先开了口。
“咱也知道要先派人平叛,咱是问你该派谁去?”
老朱现在完全就是个火药桶,连心爱的好大儿都怼起来了。
朱允熥本还想着说说想法呢,一看老朱这样他还是乖乖闭嘴吧。
反正有他没他一个样,就是他啥都不说,老朱和朱标也能商讨出解决来。
“你话就说,有屁就放,吞吞吐吐像个娘们似的。”
朱允熥才刚张了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