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皆如此,那读书人失去了这功名,还如何宣扬教化?如何维持乡野法令?岂不是会盗匪横行、礼崩乐坏、纲纪不存吗?”
顺着刘健的思路,天官马文升继续深入往下讲去。
“陛下,元辅此话乃是忠言!”
“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之所以能够教化万民,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读书习字进学修德,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功名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可以自由行走天下游学四方!”
“凭借功名特权,他们可以了解国朝的大政方针,他们可以替朝廷向乡野之间传递陛下的圣言,他们可以成为朝廷沟通联系乡野子民的桥梁,而一旦失去了这功名特权,那读书人还有什么资格去教化万民呢?他们也会如同乡野百姓那般,活在自家田地里面自给自足,不知外界今夕是何年!”
马文升是一个干吏,言辞一向激进,他这番话说得也极其露骨。
为什么朝廷要给读书人功名特权?
花这么多的钱粮白白养着这些秀才举人吗?
当然不是!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真正的作用,在于维系地方的稳定,在于教化万民不让他们生出别样的心思!
什么心思?
聚众作乱,起兵造反,推翻你老朱家的大明江山!
朝廷的触角,仅仅只是能伸到县衙一级,而县衙之后的乡野之间,就算官府派人去了也不一定有用,而是要依靠这些地方士绅豪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士绅豪强的话,远比地方县衙更加管用!
这也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那这些地方士绅和豪强怎么来的?
功名!
拥有功名的读书人!
大部分都是举人,以及辞官归乡的官员!
这些拥有功名或官身的读书人,可以凭借朝廷给予的优待特权,比如除赋税和免徭役等,动用各种手段大肆兼并田地,钱粮自然而然地就慢慢积攒起来了,通过一代两代的努力,就变成了士绅豪强!
现在,你这位正德皇帝,一言不合地就要废除读书人的功名,开了这个先河,天下士绅会怎么看,天下读书人又会怎么看?
马文升这番话,实则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任着性子胡来,破坏了大明王朝的基本盘!
小皇帝不蠢,他自然听得明白马文升的话外之音。
但是他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而且一击打中了文臣缙绅的痛脚,那自然就要换取到足够的利益,这是汤昊交给他的利益交换!
“朕不想听你们在这儿为读书人争辩!”
“现在,朕就想问你们一句话,那五十六个兵部官员是不是涉案犯法了?”
“总宪,按照《大明律令》,他们当如何处置?”
小皇帝开始了点名,张敷华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回禀陛下,情节严重的三十二人,按《大明律》,当斩;情节较轻的十八人,当革职流放充军;情节最轻的六人,当贬官!”
三十二人,当斩!
十八人,当充军流放!
六人,当贬官!
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
毕竟这五十六人可都是兵部堂官郎官,不是什么刀笔小吏,哪怕是三位朝堂真王,此刻都觉得一阵肉痛。
“那好!”
“既然如此,就按照《大明律》治罪!”
“该杀头的杀头,该充军的充军,剩下的那六人,全部贬去琼州府,无诏不得改调升迁!”
朱厚照冷笑道。
朕要革除他们的功名,可是你们不愿!
那很好,那就按照《大明律》办事,看看谁能够忍得住!
群臣听见小皇帝这最终处置结果,尽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办法,小皇帝这一手,太狠了啊!
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五十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