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2 / 3)

乱婚配的情况,这里面还是得再议。

黄琬自然没有什么异议,点头称是。

“今天下之民,北多南少、东多西少。以往关东、河北之地,一郡便养百万民,而益州、交州之民尚不及中原大郡,其土地不可谓不膏腴,却民户稀少。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若能募中原多余之民,迁之于南,任其屯垦,岂不两便?”尚书令吴硕也想到了一点,也主动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朝廷不妨应募无地之民徙往他处,凡是如此,皆免去三年算赋。”

吴硕这样是有先例可循的,早在孝武皇帝时期便有官府募民屯垦边地,譬如朔方、五原、河西诸郡。只是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都比内地要恶劣,吴硕却想到了移民气候温暖适宜的南方,不得不他也是各有想法的人。

王绛在一旁看到众人七嘴八舌的对口赋、算赋修修改改,大有将‘薄赋’彻底贯彻其中之意。按照他们的改法,今年的算赋与口赋最后收上来恐怕还没有去年的一半,再加上深受裁减的更赋,少府收上来的钱少了,王绛在朝廷上话的分量也要轻了。

他心里未免有些懊悔如何提起了算赋,让他们有了裁减的借口,虽有心挽回,但在一众重臣面前王绛却是有苦难言。

“这样与屯田又有何异?”刘和身为大司农,属下主管民屯,利益相关的事情,他自然要插上一嘴,无意间倒是为王绛解了围:“依臣之见,可由官府尽收当地无主之地,募流民屯垦,或是移至边地屯田。由大司农于各郡县分设农曹掾,与军屯互为表里,以成其事。”

“分田之术,屯户与官府向来以四六、或对半而分,虽免徭役,然屯户仍有不便。”吴硕自觉被刘和否议,面上有些不好看,略提了声调道:“当年朝廷募民屯田,是为安顿流民,充盈粮储。如今仍议民屯,田租形同十税四、五,似与朝廷恢复‘三十税一’之策有所抵牾,倘屯户与黎庶相闻其详,心中难免会多有不平。”

“古人言,民患寡而患不均。”黄琬深深看了吴硕一眼,难得的附和了一次对方的话:“如今天下罢战,不妨赐田予屯户,任其自力,与寻常农户无异。至于军资粮储,仰赖各地军屯可矣。”

“仅关中一地民屯,每年可供太仓数百万斛。朝廷屡次征伐,民屯出力甚巨,如今岂能一言顷废?”这简直是要削夺大司农的权柄,刘和年轻气盛,仗着与皇帝亲信,直接在殿内言道:“臣万不敢附议!”

“屯户与黎庶田租不均,迟早会生事端!”话题一旦牵扯到现有的屯田制度,杨琦当即抓住契机,很快与黄琬等人达成一致:“田租能缴三十税一,又何必与官府五五对分?据这两年为了支应战事,屯户田租已是十税六、七,生存艰难,不得不另外种稗子为口粮!昔年朝廷征战急需,不得不如此,到也好。如今虽海内太平,然长此以往,屯户必逃亡四散,流民势将蜂起……安静不易,此事不可不慎,还望陛下睿鉴。”

按杨琦、黄琬等人的法,屯户与自耕农同样是给官府交租,一个是十税四、五,一个即将恢复三十税一的低租税,两相比较,自然会引来屯户心中不平。可是屯户早先就是破产的无地农民,朝廷收留彼等、给予田地以及生产工具,平常时期又不用服徭役。

在生产方面,屯户可以不违农时,集中力量兴修水利,有条件精耕细作,能极大的提高粮食亩产。虽是五五对分,其实落到手里的,跟流亡时衣食无依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如今将屯田分配给屯户,散做自耕农,虽然为朝廷省去了一层管理的麻烦,但彼等从此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变低了,此外还要重新承受更赋等等。稍有不慎又会走上经营不善、破产、被豪强兼并的老路……

黄琬、杨琦等人提出这个意见固然有多半是出乎公心,希望能缓解屯户沉重的剥削、弥合屯户与自耕农之间的矛盾,防患于未然。但另一方面,又未尝没有自己的私心即便连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