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会到京城,赵启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苏子涵家,拜访两位老人。
可以看得出来,苏子涵的父母对赵启明是越来越认可了,因此赵启明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
“你是想提一些要求?要点优惠政策?”听了赵启明在新省建厂的事,苏父首先便想到了这个。
赵启明正视着苏父的眼睛,坦然说道:“公司的人已经跟当地相关部门接触过了,地皮可以免费批给我,对我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支持,其他方面我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犹豫如果将来大规模在新省建厂合不合适。”
实际上在新省建厂的优惠政策非常多,根本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好像因为地域偏远、运输成本高就不合适生产消费品。通常来说,愿意在新省建厂的企业,除了地皮通常都会免费以外,还会有各种其他的扶持。
比如企业所得三年全免,五年免50%,或者税金先交后退等等,甚至还会根据就业岗位的数量每年给予一定的补贴。
据赵启明所知,有的小企业在新省建厂后每年半死不活的做上一两百万的生意,而且还都是以成本价销售,就这样一年下来还能获得上百万的补贴,这部分收入还是免税的!
这也导致了新省后来出现了无数浑水摸鱼靠补贴存活的企业。
这次他来拜访苏父,实际上关心的并不是什么优惠待遇,而是他以厂为中心建立生活区域的计划是否可行。
他将自己的想法详细的给苏父说了一遍,然后耐心等待答复。
苏父沉思许久,缓缓开口:“你的想法很好,只要是一心为老百姓办事,那就不要有什么顾虑。”
赵启明心中一喜,他相信以苏父在政坛多年的经验一定能明白自己的打算。
“你在害怕?”苏父突然问道。
赵启明沉默了几秒,没有说话。
苏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想起一个老朋友说过的话。”
他看着赵启明说道:“你知道车城吧,就是俄国那个。”
赵启明点点头,“知道,听说很乱,经常打仗。”
“那你肯定清楚那里为什么会那么乱。”苏父继续说道:“我那个老朋友说,如果车城的老百姓人人都有工作,衣食无忧,每年还有多余的钱和假期出国旅行一趟,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也都齐全,那恐怕不会有那么多战乱。”
赵启明听懂了他的意思,问道:“那为什么俄国不把一些工厂搬到车城去呢?在我想来,如果能够让车城的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那没有人会喜欢打仗,最好再把当地人的下一代都送到俄国的大城市上学、工作,那样经过几十年以后车城就会和俄国融为一体,也不会再有什么民族问题了。”
“是啊,可是想法很好,真正实践起来就难了。”苏父解释道:“先不说俄国那些金融寡头怎么想,一般人都不会愿意把生意放在不太平的地方,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而且想法终归只是想法,谁也不敢说这种想法就一定能有多大的效果。”
赵启明低声道:“我觉得就像古代一样,很多愿意去当兵打仗的都是穷的吃不上饭了,如果人人有钱花,谁想去冒那个险?而且很多时候矛盾都是因为愚昧引起和放大的,如果能够让车城的年轻人都去莫斯科或者西方国家留学,别说打仗了,他们愿不愿意回来都是个问题!”
苏父笑了笑,“是啊,我那个老朋友也是这么想的。他还说如果真的有哪个寡头愿意去搞一搞车城的基础建设,那别说他以前用过什么手段敛财了,只要以后他别太过分,那位普总统都不会再找他的麻烦。”
赵启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继续为苏父泡茶,只当闲聊。
自从跟周斌喝过几次功夫茶以后他就喜欢上了这种喝茶方式,一道道工序似乎能够让人静心,有助于思考。
“为什么你要选这么个地方?挨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