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这句俗语前朝的时候就有,意思是想要让小孩儿健健康康平安长大,就不能给孩子吃太饱、穿太暖,七分饱七分暖就够了。
但是这个分寸很难把控,大人自己都控制不了什么叫七分饱,更不用说小孩子了。
阿哥格格身边的奶嬷嬷的确有拿捏主子的意思,不过说到底还是她们以为这样对孩子好。既能拿捏主子,又能把主子养好,何乐而不为?
三个内务府大臣尽数被革职,差不多可以说是从天而降的无妄之灾。他们私底下有小心思,但是手段绝对不敢在皇子皇女身上使,钱重要,命更重要,他们还没傻到那种地步。
万万没想到最后竟然因为奶嬷嬷心大想拿捏主子而落马。
几个内务府大臣知道真相的时候人都傻了,他们知道他们的位子被很多人盯着,但是因为这个被革职,是不是有点离谱?
奶嬷嬷们的确有错,她们不该心大到想控制主子,这样的话只处理奶嬷嬷就好,何必把整个内务府都搅和的不得安生?
没办法,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是皇帝,皇帝不想和他们讲道理,他们有再多辩解的说辞也没用。
内务府人心惶惶,宗室王亲的府邸里也哭声一片,王爷贝勒们还能忍住眼泪,只是痛骂自己没文化吃了大亏,后院的福晋姬妾们可忍不住。
家里男人爽快了提上裤子走了,怀胎十月闯鬼门关生孩子的是她们,她们心疼那些没养成的孩子不行吗?
到底哪儿传出来的俗语,就该把那人的嘴撕烂不可。
医术博大精深,几辈子都不一定能学精学通,他们满人看不懂汉人的医书,还不是大夫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行,得学,现在是找出原因了,要是还和以前一样两眼一抹黑,她们怎么知道孩子是没吃饱还是真的该清淡饮食?
各府的福晋回家后都拉着自家男人哭,王爷贝勒们后院可能温柔小意的姬妾居多,但是在这年头,当家主母要么是蒙古来的女中豪杰,要么是满洲大族出来的姑奶奶,脾气是一个比一个不好惹。
出门在外她们可以给男人面子,回家关起门来什么样那就各凭本事了。
王爷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也伤心不已,但是孩子没都没了,将来再生的时候好好照顾就是,一个二个的反应不像福晋们那么大。
然后,他们就迎来了噩梦。
已经远离学堂好多年的宗室王亲们,在后院福晋姬妾的软硬皆施下,痛苦不堪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生涯。
一时间,京城的启蒙书被抢购一空,医书的销量也好了不少,有些心思活络又有余力的大夫甚至趁机写了好多小儿常见病症的文章交给各个书坊,光润笔费都收的手软。
当然,书坊也不是什么文章都肯收,他们特意去太医院那边请了儿科圣手坐镇,确定文章写的没问题才会印出来。皇上现在对那种事情特别紧张,他们绝对不会傻不愣登的往枪口上撞。
就是多花点心思,也得确定万无一失才行。
八旗阅兵照常举行,往年阅兵那些王公大臣讨论的都是今年的武器怎么样,再畅享一下接下来打哪儿,今年不一样,今年讨论的全部都是最近学了多少有用的医案。
这年头早夭的孩子那么多,不光只有满洲勋贵家的孩子,汉人家的孩子也不少,只是没有宗室王亲家里显得那么触目惊心。
入关那么多年,如今朝中的中坚力量基本上汉语说的比满语顺溜,只有和太皇太后一辈儿的老人还说满语蒙语,为了家里小辈们的生命安全,他们学起医术来那叫一个头悬梁锥刺股。
就是能坚持下去的没几个,过了兴头之后又恢复原样,宁愿花大价钱养十个大夫住家里也不愿意再看医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