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贾代善提出来扔给林如海夫妇的, 正是贾家大房的次子贾琏。
说到京中第一等风流公子, 谁人不提起荣国府的贾瑚。而在京中纨绔口中, 提及贾瑚, 又是另一等口风。他们说, 勋贵之家有三大不幸, 三等不幸为生做贾氏人,二等不幸为生在荣国府,一等不幸为生在贾家大房, 不幸的程度与和贾瑚的亲近程度成正比。
莫说贾家人,就连这些纨绔公子们也时时被自家父兄提着耳朵训斥:“你看看那荣国府的大哥儿!看看人家多出息!”
勋贵们嘴上说着自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一辈子吃喝无忧。实际上心里谁不明白挣前程的重要性,谁又不想门楣得以光耀。贾瑚从科举中杀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又给贾家挣了那么多面子里子, 摊开来细细看, 有几家能说自己不眼红不羡慕。
前程好,立身正,到现在一件丑事都没有出过……而自家的草包用金玉养着,却一事无成,还得让老子跑上跑下给他们想生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口郁气怎能轻易消掉。
勋贵们一想到这儿, 再看自己儿子就一副吹胡子瞪眼睛。这些吃了亏的小崽子胸里揣着这股闷气,想起贾瑚定然心中不平。
比这些外姓纨绔还受气的,就是姓贾的这一族人。贾珍常年被贾敬鞭策训骂已不用赘提,荣国府的贾琏贾珠则是最惨的。
上面顶着一个样样都好的哥哥, 是怎样的心理阴影,堂兄弟二人再清楚不过。
贾瑚珠玉在前,他们再努力也无法超越。贾珠为了给母亲王氏挣体面,还咬牙读书,贾琏却是早早就放弃走这条路了。
贾代善等人把家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贾瑚身上,对别人就没这么上心了。所以贾琏从小就比别的少爷们都要更自由一些,这份闲适是苦是甜,很难说明。总之越长大,贾琏越感到一种难言的无形压力。
贾瑚还在京中的时候,对弟弟妹妹们都还不错,当时贾琏也还小,不觉有什么。可现在贾瑚已经外出做官四载,贾琏也长成小小少年,贾代善等决策层的家人的重心还在千里之外的贾瑚身上,这就真的让人心理崩溃了。
不是张氏不管他;
也不是贾代善不理他;
家人应有的关心,贾琏都有。但和贾瑚受到的重视比起来,却是完全不够看。加上贾琏敏锐地感觉到身旁的人总在有意无意地拿他和长兄对比,日久天长,心理渐渐失衡。
他还是一个好孩子,内心懂事也明理。只是叛逆期来了,挡都挡不住。
贾代善等人也大致清楚贾琏本性不坏,所以亦不肯放着他不管。口头教育过了,捆绑教育过了——气急了的贾赦亲自动的手,贾琏的叛逆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无奈之下,贾代善想起远在金陵为官的贾瑚。
你不是想不通你哥为什么那么受重视吗,那就自己去看看。
跟在他哥身边,也许这孩子还会有点什么长进呢。
这么想着,贾代善亲自监督着贾琏上了林如海一家的马车。这老头精神矍铄得很,手里的手杖只是个摆设,舞起来虎虎生风。
“一路上仔细安分些,你姑姑有身子!”贾代善严词嘱咐过,这才目送林家的车队离开。
离开生活多年了荣国府和熟悉的京城,贾琏小少年先是在自己的车厢里默默哭了一场。精神恢复了,马上就露出这个年龄的少年的本性来。
每次中途停下休息时,他跑得比谁都欢比谁都远。偏爱逗马,也喜欢和林家仆人、沿路驿丞等人交流。
林如海私下还和贾敏笑,“我瞧琏哥儿也没岳丈说得那么坏。”
他算是往好了说,贾敏如何不清楚。琏哥儿是不坏,但如果真没事,她父亲也用不着让贾琏跟着自己一行人走这一趟了。
就这么一路晃啊晃,终于还是晃到了金陵省。未到目的地扬州,收到信的章珎已经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