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但需要天鹰教花钱来赎。
虽一肚子闷气,殷天正也无法,问殷野王:“他们要多少?”
殷野王看信,写信之人深谙文字精炼之道,一个多余的废字也没有:“千两。”
章珎的期待值是银子,殷天正却冷哼一声:“不就是千两黄金吗?给他!”只要女儿能回来,他们迟早能把搞事的人拉出来暴打一顿。
千两白银变千两黄金!这绑架勒索的生意未免也过于暴利了。听到回信,章珎都有些发愣。可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么大个冤大头摆面前岂有不坑之理。
天鹰教给钱很干脆,章珎机灵的仆人们也把尾巴收得很好,他们七拐八拐地把赎金拿走,没有留下痕迹。然后又给天鹰教的人去了信,让他们去渤海的一处岛上寻到了阴着脸等救援的殷素素。
殷素素一点生理上的伤害都没受到,章珎的仆人把她放到这座上时已经留了充足的水和食物,她醒来后还发现身边有一把匕首,可以在万一之下防身。
想得倒是细致。
然而殷素素还是很憋闷。
从收到信,到找到她,天鹰教前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等殷素素赶回天鹰教老巢,又是半个多月。
而章珎已经拐到南京了,刚好错过奉命赶来找他的俞岱岩与张翠山。师兄弟二人苦寻章珎而不得,听说左右邻居说他外出了,不由大失所望。
至于张翠山在章珎的钱塘宅院里遇见了一位脾气怪异的娇美少女,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古代,文人结伴出游是很寻常的事,就算天鹰教要出动眼目,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他们身上。章珎在南京待了几个月,和相识道别,带着家仆们到处乱转。
比起名山大川,他更偏向去人文气息比较丰富的地区。
由于章珎经常和文人打交道,时间一长,很多地方的山长也通过关系网认识了他,到后来,竟然常有书院的山长邀请他讲学。
闲来无事,他倒是乐意之至。
他阅历丰富,天文地理都知道不少,讲课也浅显生动,颇受学生欢迎。这么过了几年,一日文贤聚会,清谈议理,就把他也带上了。
清谈者,起自东汉清议,兴于魏晋。十六朝之后,因“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一类的批评,渐渐成了贬义词一样的存在。但是,吹牛打嗝放屁,是人类三大天性。清谈集此三者之大成,只是逼格与门槛都比较高,寻常人不得其门。故后世文人的一些活动虽不以“清谈”为名,然而实质上还是差不多的。
章珎参加的就是这样的文艺活动。
这些文人将东方逻辑学吃得挺透,什么“取实予名”“以名举实”“是而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全都用上了。他们谈天论地,无所不辩。章珎就在旁边默默吃点心喝茶,如果一昧地吃东西不太好看,那他坐着看看这春光明媚的世界也是极好的。
带章珎来的那位朋友在此时的文坛也算一位名士,平时写文章流畅如有神,日常里说话却有一点口吃的毛病,且越紧张越如此。
眼看这位朋友被那些口齿灵活的人辩得找不到北,他不由有些同情。
别以为文人优雅,他们中偏执激动的可不少,文风其正而本人心眼较坏的也有。等话题再被他人插到章珎这位朋友身上时,章珎便绵里藏针地怼了回去。
这时候活得久见得多的好处就显出来了。
绕得人脑壳疼可不只是中国哲学的专利,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也有很多陷阱可以让人跳。
章珎话不多,每次开口的角度却很刁钻。还是那种乍一下反应不过来,过后越品越让人胸口发噎的刁钻。
有的文人心胸疏阔,听章珎花式怼人听得津津有味。被怼的人就不这么想了。
临水的那间客房,也有人在听他们在这边你来我去地辩。最初,还有人觉得这些人完全是在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