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公中地位最高的是田蚡,其次是窦婴,最后是韩安国的话,那狡猾的程度则完全反过来了,田蚡唯利是图,窦婴仁厚耿直,论狡诈韩安国敢称第二,整个朝堂没人敢称第一。 朝臣看起来依附田蚡居多,实则大多看韩安国行事,韩安国和田蚡一个鼻孔出气时,大家也都依附田蚡,韩安国不表态时,沉默的也占大多数,严格掌控着朝堂的舆论导向。经历过前世,刘彻知道天意之说并不可信,堵黄河决口是必然的,他不怕舆论,但他怕有人拖后腿,所以光有窦婴的支持是不够的,他还需要韩安国的支持。 要怎么争取韩安国的支持这是一个问题,直接表态是不够的,刘彻前世便尝试过,发动数十万人去堵,堵了几次都徒劳无功,还把卫长君一家子给搭进去了,在舆论面前一败涂地。 带着这个难题,刘彻头疼了一整日,直至夜间去到昭阳殿,听卫子夫弹奏一曲,终于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