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会儿晒得慌,一会儿大雨倾盆,道路泥泞时,马根本走不动,全靠人推着走。 这雨来的急,去得也快,刚停下接着又是大晴天。 经历三天两夜的赶路,三人终于到了铜陵。 许婵跟着下马车,这是一片望不见边际的荒地,一面靠海,背后临山。 正是下午日头最大的时候,来往的人搬运着石块和砂砾。有年轻体壮的男子上身未着衣衫,卖力地拉着堆积如山的木板车,一根绳子还搭在肩上拉。女人、老人和孩子都是用背篓、箩筐、簸箕装上来回运,脚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稍有停顿,一旁的监工鞭子便会打下来。 赵伯带着两人到了一处大棚内,正在与管事的交涉,许婵已经不停阅览近处过往的人。 忽然看到那黄土堆旁瘦小的身影十分熟悉,一年未见的母亲,相比之前显得瘦骨嶙峋,皮肤晒得黝黑发亮。 眼泪哗的一下流出来,她放声大喊娘,朝着那身影奔跑去。 孙锦语正在徒手往背篓里装黄土,听到有人喊娘本没在意,后来这声音越来越近,听着竟然有些像自己的女儿? 她停顿了片刻又赶紧接着干活儿,心里暗想:婵儿怎么会在这里? 直到这个声音快到耳边,感觉有个人跑过来,她猛地抬头,瞬间泪崩。 母女俩抱头痛哭,惹来不远处的士兵。不明事态的士兵走来正要抄鞭子:“哪来的小孩?一边待着去!” 这时管事的一声住手,他连忙收手退下。 孙锦语抱着女儿哭了许久,回过神来忽然警觉问道:“婵儿,你……你怎么来了?难道……” 她话还没说话,余光看到后面匆匆走来的武棣,忽然明白了什么。 没多会儿管事的又派人在近海处寻到许修远,一家三口相聚,哭得昏天黑地。 晚饭时武棣同二位讲道阿婵被卖的事,孙锦语不断怨道丈夫:“当初我就说把孩子送我爹娘那里去,你也不肯答应,平日老两口就不疼婵儿,如今落难怎会待她好?害得女儿吃尽苦头。” 许修远垂着头,任凭她埋怨,什么也不说,偷偷地滴泪。 这几天有赵伯与管事的打招呼,许婵每天都能见到爹娘,中午和晚上一家子还能在一块儿吃饭。 武棣算着日子该到分别的时候了,许婵抱着母亲十分舍不得,“我不可以跟爹娘一起留在这里吗?” 孙锦语也舍不得女儿,但这里不是她一个孩子待的地方,狠下心将她推开:“你在舅母家好好待着,等爹娘来接你,要听舅母的话昂。”她头天跟武棣交代过,孩子就送到临安祠堂巷肖家。 看女儿依然不肯上马车,她一声怒吼:“快走!” 许修远看到许婵伤心的模样,心疼不已,但也只能忍着。换做是以前,许婵磕着绊着了,哭一声他就已经抱在怀里安慰了。 许婵哭哭啼啼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动,她趴着窗户,一直望着爹娘直到看不见。 …… 按照孙锦语的意思,许婵先送回临安。肖大婶看到阿婵激动得冒出眼泪花,连声感谢武棣。 已经是十一月下旬,将许婵安顿好,武棣本来应该回京城的。离开临安他往南走,孙锦语告诉他,泉州徐家老宅,她藏了一封信,是给婉儿的。 武棣夜潜许家老宅,这宅子被封后还没人住下。他在这里找了一晚上,终于找到孙锦语给婉儿的那封信。 再次路过临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