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你准备的周全。”板儿回道。 村民们跟王狗儿说着话儿,大伙说的无非都是孩子们即将开始的求学生涯。板儿看着,心里越发认识到,这座小小的学堂,寄予着全村人的厚望。 巧姐儿叔嫂三个,两个小的给巧姐儿揪着棉絮,巧姐儿踩着木轮儿,一上午的功夫,倒纺出两大团的棉线。 巧姐儿看看,也只够做一条亵裤。只给安东的礼物,这样贴身的衣物却是不能够的。自己家里人,如今的里衣睡衣,都是自己纺织的棉布做的,用小刘氏的话,“自己家产的东西,穿着心里踏实。” 板儿从学堂回来,先去老院儿和长辈们打了招呼,回了东院儿,进了厢房,看见巧姐儿几个忙活。板儿抿着嘴唇,也上手帮忙。 “大哥第一天给学生上课,觉着怎么样?”王竹问。 巧姐儿停了纺车,也扭头看板儿。 板儿瞧了一眼两个弟弟,又瞧了一眼巧姐儿,“孩子们学的倒还算认真,就是一开始教,总费些功夫就是了。” 巧姐儿点点头,“所以说启蒙很重要。” “半个月的时间,能赶的出来?”板儿问巧姐儿。 巧姐儿点点头,“没看咱娘都没用我做午饭?” 板儿没言语,只手上的动作不停。见巧姐儿又转着轮子,比他这个活计要费力些,“你让开吧,我替你一会儿。” 巧姐儿停了手,“咱们去老院儿吧,你都家来了,咱娘定是做好了饭。别等着饭菜摆上桌,还要她们来叫咱们。” 板儿点点头,“你说的也是。” 板儿带着媳妇兄弟回了老屋,果见饭菜摆好了,小刘氏笑道,“你平姑姑就要去叫你们呢。” 饭桌上一家人听着板儿讲了讲一上午的先生生涯,原本就没什么新鲜的。这关注度高,也无非是讲桌上的是自家的孩子。 老刘氏听罢先开了口,“这念了那么多年书,还要跟着孩子们不停的再经历一遍儿,怕时间长了,也会有絮烦的时候。” 板儿点头,“这样的时候,定是有的,就得自己克服了。” 王狗儿点头,“可是了,人啊,无论做什么,都有懒怠动的时候。贵在坚持二字了,要不说,心以恒,事已成。” 巧姐儿听王狗儿说着这两句,心说哪个说庄稼人没文化的?心以恒,事已成。短短六个字,却是蕴含了大道理在里面。恒心为骨,血肉填满,事方自成。不同者,个人目标目的不同而已,预达者早晚之分而已。 饭后板儿换了家里做活的衣衫,把家里这两日收的鱼归拢到两个木桶子里,赶着马车,自己去京城卖鱼去了。 王狗儿也不是能闲得住的人,喝了两杯暖茶,也去山边儿砍柴去了。王林两个全副武装,也拿着工具,跟着父亲去了。 巧姐儿收拾完去厨房,去了老刘氏的屋里。几个女人正在纳鞋底儿,老刘氏正笑说,“板儿如今在家,姑爷可是能借把子力了。这几年,姑爷每日里来回跑着,也忒辛苦。” 巧姐儿笑道,“姥姥,我爹爹啊,又去砍柴了。” 老刘氏笑道,“那原就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 小刘氏笑道,“娘也不用心疼他,哪个庄户人家的汉子不是这般?” 平儿摇头笑道,“姐姐也别这么说,我来家这两年,也没少听村里来唠嗑的婆娘们抱怨自己家的汉子不干活的。咱们家,从大人到孩子,就没有懒的。” 老刘氏笑道,“庄户人家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