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府乱成一团,几日前出去时还是权高位尊的安王殿下,如今再传信回来,便是投入大狱的阶下囚,索性安王府只是被禁中守卫围困起来,并未一道将府中家眷仆使投狱过审。 安王妃带着长子,急得没头苍蝇似的,奈何外头守得严看得紧,想出去打探消息也是不成,一则出不去,二则与安王私下联系交往的人,此刻都对他们避如蛇蝎,恨不得挨不着碰不上,如何还肯替人奔走探听。府里怕事胆小的侍妾和仆使,有坐不住的,趁人不备打包了家当财产想要溜出府,均被守卫拦下,喝令回去。经人一吓,内里家眷不论老少,都安分许多。 这样一来,狱里的安王不知家里情况,安王妃等不知狱里,两下一抹黑,只能哑巴吞黄连,老实地等着。 而另一头的齐王府就要好上许多,毕竟一家之主还在,虽说被囚府中,但到底能控住上下人心。当时明帝先一步把人遣走了,才没连累开国郡公府,冯芸恩方能像现在这样大摇大摆地徘徊在齐王府门前。 她几次想进去都被守卫拦住,闹得厉害了,传到里面,齐王不得不出面安慰一会,冯芸恩倒算听话,亲眼见着他没事,说几句便听话地离开,如此几日下来,除了与齐王说说话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门前守卫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松了些。 后来冯芸恩从父亲开国郡公处得知齐王和安王的事情大致经过,也知道了因为自己差点赔上全家人,更知道那未婚夫婿齐王殿下的昭昭野心和利用。 那日之后她便不再去齐王府门前了。期间长宁公主冷清平来找过她,无非是劝一劝哄一哄,叫她别闷在府里。 对于冷清平而言,没什么交际来往的四哥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比起来,她更偏向后者,因此劝冯芸恩的时候,说的尽是些看开、这个世上还有更好的郎君等着她之类的话。 要说起来,冯芸恩和齐王感情有多深,又多么难舍难分,其实是没有的。冯芸恩是个心思豁达、不拘小节的人,家里给她定下这门亲事,她便学着和齐王相处靠近,也愿意费心思哄他追随他,帮他铲平一些障碍,但这一切都基于他即将成为夫婿的情况下。当她发觉齐王这个人将有损家族亲友时,她同样能毫不犹豫地一脚把人踹开。 所以冷清平没花多少时间劝慰,她自己就缓过神走出来,又像是没许下婚约前一样自在了。 然而齐王那边,却少了个极大助力的帮手。困囚时愿意花时间到门口见见冯芸恩,他便打了哄着她请开国郡公帮忙的心思,如今谋划彻底落空。发现冯芸恩接连几日不再露面之后,他隐约猜到了开国郡公大致是放弃了自己,不由恼怒起来,把自己关在屋子了酗酒怨天尤人。 他拿着酒壶,站在窗前,猛地灌了一口,倒出的酒水顺着前襟流了一路,他却浑不在意,而是眼神迷蒙地盯着窗外,微微仰头看着昏暗的天色,北风呼呼地刮着,看样子又要下场雪。 这个冬天,有些不好过。 …… 朝中暗流涌动,人心难测。 安王和齐王同时出了事,明帝龙体至今还未康愈,朝政大事无人主持,便有人心生贪婪,丞相国师之流,不满足眼下代理朝政的权柄,想要更多,妄图从辅政变成主政。 前朝争论个不休,乱成一团,这个时候有人上书奏表,祈求那位二十年前退居永安宫的皇太后出手,稳定时局,总理朝政。 一石激起千层浪,忽然之间,这位被群臣百官忽略遗忘的太后,被推到众人面前。有人支持,便有人反对,同一时间针对是否将由太后主政垂帘的争议,成了颍都最大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