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将所有压力压在双亲身上,想到这些,他正色道:“男儿膝下抵千金,无需这般客气” “我们没有介怀之前那些事情,实在是腾不开时间去辅导你” 语毕,赵怀德心疼哥哥这般辛苦,不想他天天被课业和生计压着,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便补充道:“去岁家里招了灾,今年阿爹希望哥哥去弄个活计干” 言下之意:我哥忙着赚钱养家,家里都吃不起饭了,怎么还有空闲时间去照顾另一个人的感受。 赵怀民也委婉拒绝,并没有露出蔑视,讥诮之色,他们都这般说了,曹杰目光游依,直愣愣地注视着他们身上缝缝补补的衣服,眼睛眯成一条线,若有所思。 兄弟俩没有在意这件小事,赵怀民这几日将半工半读的事情告诉赵二伯听了,赵永禄听到这事儿,霎时就黑了脸。 气得脸色一会白,一会儿青,他放下手中的公文,快步走到侄子身边低声细语问道:“若是三弟抹不开面子,只管交给我就是” 赵永禄以为是老三要面子,只要能出息,他觉着面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家族要强大,香火要延续,必须要有文采斐然的后辈继承。他们已经年老矣,能有多少日子来维持这种光荣。 赵怀民摇摇头,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直言不讳道:“其实我也是这般想的” 他也想早早赚钱,不全怪老父亲。 赵永禄咬牙切齿,痛心疾首道:“夫子说你读书有进益,颇有天分,何苦来哉?”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读书是读书,赚钱是赚钱,两者是不可能兼具,读书人该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要堕落名头。 这一次不欢而散,赵家兄弟俩也好几日没有回去,大家出奇一致地认为:该冷静冷静。 赵怀民闲暇时去县里转了一圈,发现那些都是要长期工,很少需要短期工。 像书斋的书童这类清闲活儿都是内定,极少要外来人,而书斋里抄书的活也是包给固定的书生,大多是一些功名在身的学子。这样既可以提高书斋名声,还能与拉近读书人之间关系。 像话本子这类闲暇的娱乐手写本,书斋基本全都雇佣抄手在书斋写话本,既不担心话本子外泄,也不担心行情不好,因为那些写手都是根据读者的反馈来调整写作方向。 一天下来,他得出几个法子:要么抛头露面摆摊卖字,卖画,卖对联,卖书籍;要么摆摊帮不识字的人写信;要么当私人书童。 这些他倒是想做,可是县里不仅有赵二伯一家,还有赵永昌一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是被赵老太太瞧个正着,那他们三房的日子估计又要难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