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女井井有条地端来第二轮的膳食,崇宣帝表情不耐地打断董皇后的解释,“好了,朕开个玩笑而已。” 接着,崇宣帝让董溢落座继续用膳,并举杯邀大臣饮酒,席间畅谈家常话,只字不提国事。 从汴京的气候说到勾栏新出的戏,再到江南的布料做得越发细腻柔软,不知不觉间,又扯到那群官宦子弟。 崇宣帝摩挲着酒盏,右手放在龙椅上,问道:“贺爱卿可在?” 忽然被点名的贺骥猛地起身应道:“臣在。” 天家向来很少点他的名字,贺骥琢磨着,难道是边疆起了骚乱? 不过在这么美好的夜晚,天家应该不会说这种扫兴的事。 贺骥静静地等待着崇宣帝发话。 “前段日子汴京盛传着一位名叫贺昀的小报,说他是贺爱卿的嫡子,年少英才,独自一人造出火炮,炸坏了商船。”崇宣帝饶有兴趣地问道,“朕听闻此事后很是想见见贺昀,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今日贺爱卿带他入宫了吗?” 汴京流传天家会看小报的消息并不虚,崇宣帝不仅会看,而且看得比百姓还入迷,他一日不落的派宦官去买小报,若哪天宦官没抢到,甚至会受到责罚。 崇宣帝认为小报有弊有利。 小报把官员的私事窥探得一览无余,本不该让百姓知晓的政事,也被写了进去。 可若是没有这小报,崇宣帝到现在也无从得知哪些官员品德不端,哪些官员嗜赌成性,滥用职权。 是以,崇宣帝暂时对小报处于纵容的态度。 贺骥的第一个想法便是——完了。 到底是武将出身,面对千军万马尚且能勇往直前,贺骥以平常心回道,“臣带他入宫了。” “如此甚好,让朕看看名扬汴京的贺小郎君,有没有当年建威大将军的风范。” 崇宣帝的一言,令其余大臣纷纷望着坐在贺骥旁边的少年郎,正面瞧,剑眉英挺,侧面看,下颌分明,湛蓝的衣袍同夜色相融,高束的墨发飘动。 风范嘛,若是在战场上,起码也是敢热血冲在前线的小将军,但样貌……怎么瞧都跟贺老将军搭不上边。 贺昀初见龙颜,紧张是一定有的,惊恐是谈不上。 原来天家会看小报。 贺昀这般想着,不慌不乱地站于台阶下。 他该怎么向陛下自称来着?老头子之前压根没教他。 贺骥藏在衣袖里的手出了许多汗,糟糕,臭小子愣在那儿了,往常叭叭个不停地嘴成了哑巴。 何以配得上大英雄的称号。 少年吐字清晰,满是朝气地说:“将军府贺昀,拜见陛下。” “免礼。”崇宣帝喜欢看少年郎朝气蓬勃的样子,许是担心贺昀会怕他,问话时轻声细语,“是你造出了火炮?” “不。”贺昀直言说,“那火炮是我和朋友以及府中家丁一同做出的,不知为何让写小报的贩子编造成那样了。” 崇宣帝爽朗地笑道:“你模样是跟你父亲不像,但都为秉性纯朴之人,朕当时也怀疑,一个小小的少年郎,倘若做出这等厉害的兵器,我燕朝的武将,还要他们有何用?” 贺昀赞同地点了点头,天家不愧是天家,既愿意相信他的话,又能分辨是非和真相。 他说:“陛下真聪明。” 贺骥头脑发昏,这小子简直口出狂言,陛下当然聪明,还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