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编织了一个借口,将任维初斩杀于南京三山街。任维初被斩杀那天,苏州百姓不顾路程遥远,纷纷赶往围观,拍手称快。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正时欲胁降,他严拒,被杀,身为大周各军将士们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 而处狱中危难之时,金圣叹依旧放浪形骸。 一天,他突然想到什么,欣喜若狂,他大声喊来狱卒,让人给儿子带一封信:“字付大儿看,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 狱卒偷看后也是哭笑不得。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后人得知,一个个跃跃欲试,想要知道是真是假。 金圣叹非常看重这个儿子,从小教他吟诗作对。金雍童年时,一大早就忙着吟诗,金圣叹便给他修改。 父子情深,其乐融融。 再次回转到行刑那天,金圣叹被押赴刑场,金雍提着酒饭,为父亲送行,哭成了泪人。 金圣叹于心不忍,故意转移话题:“我出个对联你来对。” 随即吟出上联—— 莲(怜)子心中苦。 可是,金雍哭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金圣叹便替儿子对出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对完这幅对联不久后,金圣叹便被刽子手砍头,这年金圣叹54岁。 “俄而,炮声一震,百二十一人皆毕命。披甲者乱驰,群官皆散。法场之上,惟血腥触鼻,身首异处而已。” 将死之时,谈笑风生。 或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金雍也似金圣叹年轻时候的幽默,不过他也多了对鞑子朝廷仇恨,他曾在无数个日夜梦到了父亲临终前的那幕。 前路漫漫亦灿灿,往事堪堪亦澜澜。金雍听说宁古塔内兴起了一股义军,于是便奋不顾身地想要加入进去,为杀鞑子的义士们建言献策。 即使失败后自己也许会受到牵连,那么自己迎接的将会是灭顶之灾,不过说到底也就是凌迟处死,就像当年父亲写的《哭庙文》一般,最后毅然决然地赴死。 这或许是亿万万个宁古塔发配者中的缩影,他们在鞑子腐朽的统治下被定为“有罪”的标识,在这边疆地区偿还他们的“罪行”。 好在通过义军的奴隶,也有少部分人在宁古塔与流放的亲人相聚,金圣贤见状便道辞去找金雍了。 吴兆弿无奈地摇摇头,转而叹道:“将军,要是觉得老夫这份名单没问题,便就这样吧。” 易清山点点头,“金雍策论精彩绝伦,从道理上讲更应该拿第一,便让金雍做这届科举的状元郎吧,陈光召则做榜眼。” 又见天色已晚,两人随便说了点客套话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