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情简单交代一下。
明月山庄出钱,为蓉儿的父亲购买了墓地和棺材,并隆重举行了葬礼。她舅舅的住院费,镇上也出了点钱,不表。
由于受了惊吓,蓉儿坚决要求带着小姑娘,和我们住一个大房间。没办法,哥们在镇上买了个三室两厅的房子,名字是蓉儿和她女儿的。
“大军,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呀?”办房产证的那天,她十分感动,娇羞轻语。
“啊,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嘛!再说了,我们爷俩的生活不也是你精心照顾吗?”我确实很感激,这家里有个女人,是大不一样哦。
“呵呵,这不好吧,难道就没有别的理由吗?”蓉儿似乎很想听到我的承诺。
“唉,以后再说吧。”
“那我不能接受,这个太贵重!”
“这样吧,就当你作为股东提前分红了。我决定了,你有49%的股份。”
“天!为什么呀?我也没帮你什么噻!”
“蓉儿,我是觉得你很有管理天赋,而且人又诚信,所以想请你把明月山庄管起来,行吗?拜托了!”我语气庄重:“你可以用利润优先还债,留一点扩大生产。等我缺钱用的时候,我再来找你。”
“那你呢?”
“我吗?不知道啊,也许还想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吧。”那时候,年轻的心里还是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精彩!
“嗯,我知道了,我会守好的!等哪天你不想飘了,就回来好吗?”蓉儿走过来,依偎在我怀里。
“哦。”我含混不清。
未来,谁知道神马样子?
记者来采访南翁的那一天,我正在把桃花坞的牌子,搬到隔壁放绳子的那一间。找遍所有房间,一无所获,南翁突然不见了踪影。
“去做你认为对的事吧!别找我了。”这是头一天,我们一起喝酒到深夜,他醉意朦胧的最后一句话。
高人哪!是天外飞仙吗?
……
不得不说,镇长的水平,高!
在那个规划观念还没深入人心的时候,人顶着压力,引导老百姓规范建房。
红星镇的江南民居是C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红星镇的建筑特色为:
一、檐廊,二、二层楼,三、粉墙黛瓦,四、公共码头,五、马头墙,六、吊脚楼。
江南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乱华”战乱局面使大批汉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经济和文化重心从此南移。
整个红星镇的布局为“川”字型。
在中间作为枢纽的中轴上,是二层楼的传统建筑,马头墙和吊脚楼相间其中,既不突兀,又无单调的感觉。阳光也被引导着,照射出起起伏伏的曲线。
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风景如画的水乡风貌,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在中轴线的左边,是一条清幽幽的河流,四周一年四季花红柳绿,在两岸的民居中映衬和点缀。乌篷船间或在河上穿梭慢巡,那弯弯的河水呀碧波荡漾。
河流左侧,是传统的单层江南民居,只不过修得高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