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立了“百香阁”这个招牌后,就连小三轮上的标语都变了。
从原来的“秘制鱼皮”变成了招牌的名字。
如此一来,喜欢张猛手艺的人,就会认准这个品牌。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品牌效应都非常重要。
只是八十年代处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
张猛要趁着大家反应过来之前,将“百香阁”这个名号打响。
“爹,你跟王大刚说一声,以后每天固定送两百条鱼来。”
突然间听见张猛这么说,张红渠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从他的嘴巴里冒出的。
两百条!
和上次卖鱼相比。
这一下子变成了四倍,这么大的量,能卖的完吗?
鱼和其他菜可不一样。
这类食材想要吃到最新鲜的,只能当天宰杀。
否则,虽然可以进行冷冻,但口感却大打折扣。
张红渠虽然对食材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毕竟活了这几十年,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臭小子,你哪来的勇气买这么多?”
“万一要是卖不完,那岂不是就砸手里了?”
张宏旭心疼钱。
毕竟张猛卖的价格并不贵,单条鱼的利润并不是很高,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我心里有数,你就负责帮我把鱼买回来,其他的事情我自有打算。”
张猛拍拍自己的胸脯,一副十分自信的模样。
张红渠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默默点点头。
回想起最近这些时日张猛的表现确实不错,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当天。
张红渠就找到了收鱼的王大刚。
当对方听见每天都要两百条鱼时,顿时瞪大了瞳孔。
需求量如此之大,王大刚的渔场可没那么多存货。
“老张,你家那混小子究竟在想什么呢?”
“就算摆个摊,也不至于卖这么多吧?”
王大刚稍微有些生意经,但不多。
他实在是想不到,张猛的生意究竟做成了什么样子,居然会要这么多的鱼。
除非是城里面上了点档次的酒店或者餐馆。
否则,还真没见过需要这么大量的。
“这我哪知道?”
“我就负责帮他买鱼,其他的事情也不让我插手。”
张红渠也很无奈。
张猛这小子,这些时日虽然说是赚了不少钱,但总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
并不是指比以前更负责任,更会照顾家里人。
而是指整个人的心态,好像心事更多了些。
但不管怎么说,整体情况是在变好的。
“你就说你这儿能不能够提供这么多鱼,不行我就去找别处。”
张红渠也懒得解释那么多。
他很清楚,现在的张猛,要比以前靠谱,做事情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
眼看着张红渠准备转身离开,王大刚赶紧将其拦住。
“要这么多量,一两天我这还能够撑得住。”
“但如果长期的话,你给我些时间,保证没问题。”
“总之,每天的量不会断。”
王大刚也是个生意人。
虽然不知道老张家究竟要这么多条鱼做什么,但毕竟有钱收就行。
有钱不赚,这不傻子吗?
就算鱼场的鱼不够,大不了就多向村里人收购。
很快,当天的鱼就送到了百香阁。
方正这个人,找他做其他事情没问题,但是对做饭可谓是一窍不通。
他只能够对食材进行简单的处理。
简单的工序,例如清洗、切菜等打下手的活,完全没问题。
但等到真正进行制作的时候,还是得靠张猛。
要处理更多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