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秦始皇人称“万岁”,又岂能活到万岁,就算活到万岁,也活不到一万零一岁,还是要死。有始皇帝,就有终皇帝、末代皇帝,没有末代皇帝,又何所谓始皇帝?
徐福的这些话,若是对秦始皇说,那不等他说完,人头就要落地了。所以他只能把这些话写下来,让后世人去评判,到底是秦始皇对,还是他徐福对?
为了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和对秦时重大事件的态度,徐福对秦始皇吞并六国后所发生的所有大事进行了详尽的评价。他 并没有因为秦始皇企求“长生不死”的荒唐做法而全盘否定秦 始皇,对始皇帝做过的许多事,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 郡、县,统一度量衡乃至对六国的并吞,都是赞同的。然而,对始皇帝残杀六国俘虏、残杀六国贵族、建造阿房宫、焚书坑儒等行为,徐福提出了极为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事表明始皇帝“无仁无义,不智不明”,从而将“当世受谤,后世共诛”。
由于对秦始皇的认识如此明确,又被迫去寻觅“不死之药”,徐福决定“因势而行,别图宏业”。为此,他作了大量的准备:打造当世最大的航船,收罗各种耐饥解温的食物,收集防暑防寒的物件,挑选文武兼学的童男童女,并亲自教他们学习天文、地理、人事、博物、算学、图画、耕作、捕猎、行兵、布阵、航海、游泳、贸易、营建等各种本领。经过整整半年的准备,徐福终于率领他精心教授过的三千童男童女渡海去找“不死之药”了。秦始皇派丞相李斯亲自到赣榆送行,徐福满面笑容地踏上航船。谁都不知道徐福当时在想什么,只有韩子,在二百五十多年后,在松江旷野中的一间简陋的木屋中,才读到了徐福亲手写下的这一段文字:“吾率三千儿女东渡,非觅不死之药,乃建不世之业。二百年后,吾之同胞将重见吾之后人,其时儿辈已是新起诸国之王,后世代代相传,续建不世之业,并笑看秦始皇帝五世而绝。”
徐福的预言有点不准,秦不是五世而绝,而是连三世都未到,只二世就亡于赵高。
韩子看到徐福的这段话,不由心头大震:徐福原来是如此一位抱负极大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