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吞并邻国(2 / 2)

过的点:海权与陆权的起落。

海权兴盛,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朱高炽的观点是,其实是陆权的衰落。

陆权衰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亚十字路口。

这个地区常年处于混乱状态,即便有统一的大王朝,也无法持久。

贵霜王朝、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琴察汗国、伊尔汗国等等轮番登场,这里局势的复杂,超出所有小说家的想象。

而这个地方恰巧就是欧洲与亚洲互联互通的关键所在,但是从历史上看,这里常年阻塞,奥斯曼帝国垄断所有商路,逼得欧洲人没有办法,只能从海洋上想办法。

也正因为如此,才促成地理大发现,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

可以说,如果中亚地区畅通无阻,就可以延缓他们的工业革命进程。

而且现任东察合台汗国的汗王,是黑的儿火者汗,这个家伙帮助铁木尔汗东征,大明正好可以用这个借口灭掉他们。

与此同时,东察合台汗国还有个罪名,那就是把绿教发展成西域地区的国教。

朱高炽对绿教并不排斥,只是一神教一旦统领某一区域,必然会发展出极端政权,后世西域地区的不安稳多少与此有联系。

所以朱高炽一定要阻断这种势头,起码也要把佛教、道教往回灌,让西域地区的宗教信仰不再那么纯粹。

朱棣并不知道那么多东西,但他更多考虑的还是国家能不能够承受。

大明帝国掌控的范围,最西也不过是嘉峪关,过了嘉峪关后便无力掌控。

而要灭掉东察合台汗国,不但给藩属国一个不好的印象,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儿。

国力能不能承担?

鞑靼人与瓦剌人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朱棣委决不下,朱高炽劝解道:“爹,孩儿的意思是,这些事情都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很久的谋划,但国家的战略政策上应该知晓。

现在我们不需要花费那么大力气,只需要引诱他们种植棉花就行,并且要跟他们达成协议,允许汉人在当地经营土地。”

朱棣迟疑:“会有人吗?”

“会的。只要爹出个政策先。”

“什么政策?”

“给土地发放产权证,没有证书的土地,就算交易也不会得到朝廷认可。

只要我们控制国内土地的交易数量,就可以把商人驱逐出大明,逼着他们满世界寻找可以替代的土地。”

朱棣怀疑:“这能成吗?”

“当然能成,您想,有了土地产权证书,您就能彻底掌控全国的土地面积,这是什么啊?不是税收依据吗?

人可以变,但土地不会变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