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实行封王制度,而与之配套的则是井田制。
各地封王缴纳税赋,土地收成则全部属于封王,封王拥有绝对的封地自主权,北周开国初期这一制度或许没问题,但北周如今已有百年,封王制度本就不利于中央集权,各地封王拥有着绝对的封地治理权利,海之唤看到了这一尖锐的矛盾。
但凭借海春申一人,根本撼动不了有着百年历史的分封制,所以他提出‘改井田为均田’,先从土地制度入手,慢慢瓦解地方封王的势力。
就如周小敬所言,海之唤本该是北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这世间英雄难当。
海之唤做不了望都朝堂上的第一人,也做不了让北周改天换地的能臣。
所以他悄无声息地在章平十年称病致仕。
“春申在致仕前一年,在朝已经没了任何的立足之地,我们这几个嘉历帝时期的老人在陛下登基后早就被边缘化了,陛下不是先帝,先帝有着铁血手腕,当今陛下的手段却以怀柔为主,陛下与先帝的政见相左,陛下登基后自然否决了我与春申一力推行的土地改革,春申那几年的身子已经很不好了,满朝大臣对我们步步紧逼,春申又气又怒,悲愤之下这才在章平十年当庭致仕。”提起往事,周小敬的眼中流露出了一抹怅惘。
“赵提督,你是麟王之子,你不会知道对于北周来说,封王制度究竟有多累赘,你没有在户部待过,户部
每一年都要盘出一笔烂账,万万两雪花银,这些都是各地封王造的孽,封王填不出这么多赋税,最后都是从国库里挪出银子填补亏空,封王的权力太大了,远的不说,就说昔日的麟都,就光是一个调兵权,对于望都来说威胁何其大?早在万庆年间,朝中就有许多针对封王一事展开了争论,万庆帝决心尚有,朝中大臣也支持,只可惜还是太晚了,还没等到时机成熟,万庆帝就去了,彼时我与春申都在庆幸,幸好嘉历帝承袭了遗志,从万庆帝手中接过了这一使命。”
“但我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嘉历帝竟然去的这样快!”
嘉历三年,那是海之唤仕途上至关重要的一年。
就是那一年,海之唤从意气风发的内阁首辅逐渐被打压,被边缘化,他与周小敬彼时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户部尚书,本该是齐心将北周托举上青云的两名当朝重臣,就在章平帝登基后,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章平帝不像嘉历帝,他是嘉历帝膝下脾气最为温和的一位皇子,嘉历帝看重了他的善良与悲悯,将他册封为了太子。
章平帝做太子的那些年的确很优异,他的心中有万民,在位时的政绩皆从百姓出发,可这样一位温和的人做了皇帝,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镇压不住封王。
镇压不住朝臣。
朝中一个海之唤根本挡不住四方封王,再加之章平帝没法成为他们最大的依仗,海
之唤与周小敬退出北周的历史舞台,成了必然的一个事实。
海之唤的脾气比周小敬还要傲气。
他受不了这样的北周朝廷,所以在悲愤之下怒气离开。
“我与春申不同,他是天上仙,我是人间客,我放不下俗尘,他一生无妻无子,我却无法像他那把洒脱离开望都,我的家中有妻儿,所以春申在致仕后拜托我,若可以,在尽可能地在望都待着,就算什么都做不了,他也可以替他看着这个朝堂。”
说到这里,周小敬苦笑,“我食言了。”
“我对不住春申。”
赵清珵的神情温和,“周大人在申公致仕后还担任了太子太傅,何来食言一说。”
周小敬是在赵昀被册封为太子的第三年,主动提出调离户部,自请求太子太傅这一官职。
那个时候袁庭已经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内阁班子,袁庭在六部急需自己的心腹,周小敬愿意让出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对于袁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