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好,叫他过来。”
没多一会,薛瑄就过来了,然后开始说起了这个案子。
这个案子发生的时间是正统年间,当时还是朱祁镇在位,朱祁钰还在当他的逍遥王爷呢。
这个案子说起来并不复杂,后面之所以搞成那样,完全是几个衙门互相攻击造成的。
正统年的时候,有一个锦衣卫叫杨安,他有一个老婆叫岳氏。
同时杨安有一个同僚,看上了岳氏,想要和她勾搭,结果不成。
后来杨安病死了,然后这个同僚就跳出来说岳氏和女婿邱永有染,然后他们通过邻居郝氏,找来了术士沈荣,把符纸烧成灰,混在药中给杨安喂下,最后害死了杨安。
这个同僚告到了顺天府,顺天府经过严刑拷打,最后断定是岳氏谋杀亲夫,判了凌迟处死。
其他人是从犯,也是各有处罚。
只是这个案子并不是顺天府判了就可以的,人命官司需要上报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个地方都通过了,再上报到皇帝那里,这才可以处决犯人。
刑部和都察院还好,都通过了,只是到了大理寺,出现了问题。
当时的大理寺少卿叫薛瑄,他在查过了几个人的口供之后,发现了问题。
岳氏有两份口供,一份是刚开始审的时候,她是坚决不承认自己谋杀亲夫。
第二份则是用了刑之后的口供,这里面她是唯唯诺诺,说什么是什么。
薛瑄一看,就知道这是严刑逼供的结果,于是他就把这个案子打了回去。
只是这一下,就惹恼了都察院御使王文,是的,这个王文就是后来的首辅王文。
在他看来,这个案子都察院已经通过了,现在被大理寺驳回,不就代表都察院出错了吗?
这不就是在打都察院的脸嘛,于是他找到了薛瑄,让他收回成命。
可是薛瑄拒不接受,要求重审。
王文不同意,于是事情就僵在这里了。
这时薛瑄的一个手下给出了意见,既然双方僵持不下,不如交由圣裁。
于是案子送到了朱祁镇这里。
朱祁镇也是滑头,他不想轻易下场,要是他断错了,不就名声不好了嘛。
于是他找了一个中立的官员,名叫潘洪,让他去查。
结果这一查,发现是一个冤案,于是他就上报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