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气。
待门房将父子两人引至正房坐下,便奉上香茗,“两位且在此稍坐片刻,我这便去书房通知老爷”。
“有劳”,王山年拱手说到。
待门房离去,王山年重新坐下,静静的品茶等待。
王仕都将礼物放在身旁,冲王山年笑了笑,也是安静的坐下等待。
……
片刻,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骤然传来,“木公兄,多年未见,想不到你依旧风光满面,俊朗如初啊,不愧是当初县学的‘绝代双骄’之一”。
随之,映入王仕都眼帘的是一位身穿黑色锦袍的中年男子,深邃的眼眸里透着精光,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威严不容拒绝的感觉,除了两鬓带有的一丝白发略显沧桑外,倒也算得上一名美男子。
王山年闻声立马起身迎去,“正居兄说笑了,我都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哪里还敢谈俊朗二字,反倒是你,一身英气丝毫不减,尤甚当年”。
“哈哈哈,木公兄见笑了,我已辞官归老,有的只是暮气,哪里还有什么英气,快请坐,我们坐下聊”,中年男子笑着摆摆手,便在主位坐下。
“这位便是贵公子吧?”正当王仕都欲拱手见礼之时,刚好迎上中年男子的目光。
“正是犬子仕都”王山年点点头,随后看向王仕都说到,“这便是你李青松叔叔,为父少时的同窗舍友,官至我朝都察院右都御史,堂堂正三品大员,你不是时常仰慕读书厉害之人么,你李叔叔可是实打实的才子,进士出身,来,快给你李叔叔见礼”。
王仕都闻言也是立马躬身行礼,“小侄见过李叔”。
李青松见状连忙起身避开,笑着说到,“贤侄无须多礼,你现在的名气,仕林中人皆知,光是一日两上金卷便非常人所能及,况且,你现在贵为潼安男,按照朝廷规制,就算我尚未辞官,也当不得你一拜”。
“正居兄言重了,礼数不可废,仕都作为晚辈,哪有不行礼之道理”,王山年连忙起身拉过李青松,受了王仕都一拜。
“你啊你,若有人因此在陛下跟前参我一本,你可要出面为我说道一二”,李青松哭笑不得的坐回主位。
“正居兄说笑了,若真是如此,我带着仕都亲自到京师为你辩护”,王山年笑着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