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熙带着刘箕子走出府君巷,只觉天下虽大,却不知该去向何处。
他看着霸陵县外的苍苍暮色,又想起自己带着刘箕子翻过武关山隘的情形。
那日杨熙负着箕子,几乎耗尽了全部心神,费了夜的时光,才以“蹈虚”之术逐步上攀,从崖谷之中偷过武关关隘,进得关中之地。可笑那史立派遣的金吾卫缇骑和百名武关戍卒在山间寻找刘箕子的下落,却是一无所获,谁能料想到竟有人能从峰峦底下凭着双手双脚攀援而上?
便是杨熙自己,之前也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完成这神迹一般的壮举!
身在灵台云端上,脚踏层峦万仞攀,正如任文公所说,杨熙如今已经算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方仙术士了。
可是人力有穷,杨熙救得刘箕子的性命,却解不得他面临的困境。中.山冯氏、卫氏一族皆为囚徒,巫蛊叛逆一事还不知天子如何处断,这小小孩童是有家难回,有亲难认,对他来说,只要是有人烟处,便皆是危险。
如果是先生当此绝地,又会如何施为?杨熙虽然有万藏贮在胸中,但当此之时,仍然不知该如何是好,才知自己比起先生,无论是智谋还是应变,都还差的很远。
不知先生如今是否还在长安?他现在境况如何?
虽然他也想过向先生求救,但是一来不知先生究竟身在何处,二来也怕走漏风声,反而引祸上身。他心中计议,此时宜静不宜动,须得暗中观察探听中.山国的境遇,再决定下一步的去向,于是他便一路躲开大道,携着箕子只在人烟荒少处行走,便是经过市井繁华之地,也是谨而慎之,绝不久留。
杨熙曾为京兆府的功曹,更曾驱车走遍整个京兆辖区县城,地理颇为熟悉。他带着箕子一路北行,既不敢离长安太近,又怕离长安太远,有些重要消息探听不到,只在临潼、渭南诸县左近盘桓。所幸荒年之中,携着孩童逃荒者并不鲜见,故而他二人一路走去,并未碰到什么无法应付的麻烦。
杨熙身上带得有一些济阳县主赠送的钱钞,但如今身边还有个半大孩子,吃用都是开销,不过十余日间,杨熙已是身无分文,只得权作江湖方士,从百家万藏当中拣选一些开符看相之法,符水驱病之术,为人祈禳以换饭资。但如今正是荒年,他这营生好坏,可想而知。
那刘箕子虽只是一名五岁小儿,但许是生长在宗室大家,又从小命运多舛,心性极是坚忍,跟着杨熙纵是饥饱无着,也没有半句怨言,只将他当了唯一的倚靠。
两人饥一日饱一日,漫无目的地四处乱走,终于有一日竟在街市上听到了天子裁决中.山谋叛的消息。
天子明诏天下,此事一时间路人皆知。
刘箕子听说祖母冯太后自尽而死,却保全了冯、卫两族大部分人的性命,眼泪一下便流了出来,只是害怕引人注意,才忍住哽咽之声,只是无声啜泣。但又听到冯氏移归上党故郡,卫氏举族移徙合浦,至少母亲还保得性命,心中又是暗暗欣喜。
杨熙听说这个结果,也是叹息不已,冯太后于最艰难的境地仍是以自身性命为代价,保住了如许多的族人,真是可敬可畏,兼有大智,那卫姬忍辱偷生,何尝不是大勇?
毕竟覆巢之下没有完卵,顶着叛逆的罪名,以流刑之身活着,可能比干脆去死还要痛苦百倍。
到此,中.山叛逆之事尘埃落定,知道刘箕子尚有亲族存世,杨熙便晓得自己该与他分别了。杨熙给了他两个选择,或是送他去上党,投奔祖母冯氏一族,或是送他去合浦,
让他与母亲团聚。
刘箕子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要去找母亲。毕竟冯氏一族乃是祖母的亲族,祖母如今已经死了,而母亲卫姬,却仍然活在世上。
哪有不想着与母亲团聚的孩儿?
送一个小孩子去合浦,不用想也知是千难万险。若是小乙身子康健,且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