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岩这段时日忙的脚不沾地的,田庄里留下老郑两口子及他们二儿子看家,常住在院外的还有两个长工和一个二两银子就自卖身的流浪汉。
她带了顾伯两口子出来,还有后院住着的所有女性,小平,苏和,湘儿及月桂母女。
跟在田庄一样,丫环都跟纪青岩一起住进了取名“西汀洲”院子。顾伯夫妇住在外院前头,现在他们分别是这个住宅的男女管家了,顾伯感慨“终于回到家了”,小平则揶揄他们“终于熬出头了”。
纪一休时常外出,宅子里的事情都由纪青岩做主,因为人口简单,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顾伯分担了好些事情,比起在乡下种田,在城里顾伯好像更得心应手一些。
两个门房兼护院老张和老于都是齐铭禺推荐的,是他军营里退下来的老兵,无家可归了。月钱不多,只要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就可以了。几天下来对顾伯是尊敬有加,里里外外的活儿抢着干。
顾妈妈自然而然就做了“掌事妈妈”,不过她到没托大,依然和田庄一样,哪里有活哪里有她。把纪一休新买的洒扫婆子和厨娘也管理的服服帖帖。
这个宅子里最舒服的,没有人管束的依然是苏策,有时候一连几天不见人影,有时候能在宅子里连续待上几日。
为了方便出行,纪青岩还是咬咬牙买了一辆马车,车夫不用单独使唤人,门房老张和老于都能驾车,有时候是苏策。
住的地方安置好了,纪青岩就把布偶缝制的工作一步步搬到城里,用了离西汀洲最近的一处房子做了工坊。
以前给他们做针线活的几个女孩子,不舍得这份工,有几个家里是田庄的佃户,信得过老郑和小平,就让女儿跟了过来。
纪青岩安排他们白天在工坊做活,晚上在宅子里下人房里住宿。每月回家一次,一次四日。这样有了五个缝制的女孩子。
他们本想再找几个女子来工坊缝制,路上告示也贴了,街上她们也诚恳的邀请了,但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她们初来乍到,不被相信也是正常的。
只能走街串巷的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需要寻找生计的女子。如此几日,人没找到,纪青岩倒是把附近大街小巷转了个烂熟。
这一日刚回来,见工坊门口站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妇人,探头探脑的想进去,又迟疑什么。
苏和见状上前问道:“这位大嫂您找人还是······?”
妇人听见问话转过身来:“听说这里找人做针线活,想来看看,奴家能做不?”
苏和道:“你进来给我们管事的看一看你的针线如何,才知你能不能做。我们既要针线好的,手快的,也要人干净清爽,还要能长期做活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妇人听了此话把手赶紧在衣服上蹭了蹭,不住的点头:“能的能的,奴家干活从不偷懒,要长期做活才能养活一家人的。”
苏和见她说话爽利,推门让纪青岩进去后招呼她跟在后面进了工坊。
工坊就几间宽大的屋子挨在一起,一间用做原料储存,一间放置成品,另两间就当生产区了。
小平正在原料间整理物品,听到说话声出来,见到是姑娘回来了,上前行礼,纪青岩微笑一下算是答应了,一屁股坐旁边凳子上。
小平想去给姑娘揉揉腿,就听苏和唤她:“小平,这位大嫂想来做工,你看看可行不?”
她看了一眼姑娘,姑娘抬了一下下巴,她只得先去找了块废弃的布料和针线让那位随她们一起进来的妇人。
没一会儿功夫,夫人就按小平的要求做好了,小平看了一眼,对着纪青岩点点头。
苏和见此有些高兴,这么些天了终于找着了第一个,她不等纪青岩开口就对那妇人说道:“这是我们管事的,她说你行你就可以来做工了,那你家里现在什么情况?能日日按时来吗?”
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