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连太原 长安等地的人们都听说了龙国此次颁布的各种政策。
龙国的人更是热情高涨,此次龙国颁布的政令,不但照顾了百姓,更是连商人 工匠也有了各种福利,全国各地正在建设的学堂医馆,也受到了文人士子的一致好评,可谓是士农工商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任逍遥的几首诗,和两篇文章传了出来,更是让龙国的人们疯狂了,随处可以听到人们议论的声音。
春种一粒栗,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好诗 好诗啊!龙国有此爱民如子的君王,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足已流传千古,成为孩童们启蒙开智的不二之选。
要我说,还是那篇龙国少年说更好,“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决定了,我马上就去报名,去龙国开办的学堂教书育人。
那些工匠听到民政部的人念着任逍遥写的,工业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顿时满眼含泪,他们这些工匠,何时受到过如此之高的评价?恨不得马上就为龙国打造出更好的武器,更加坚固的铠甲,威力更加强劲的弓弩,修建更加坚固的城墙和建筑。
随着事情的发酵,龙国各处的招兵地点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要不是龙国的招兵要求太过严苛,恐怕一日便能招满百万军士。
龙国各地的正在筹备建造的学堂,更是连学堂都还未开始建造,先生和学生已经招满了,最后不得不先随便给他们找一个地方,让他们开始教学。
全国各地的工匠也纷纷申请加入学校的建设,甚至不要工钱都可以,只要能负责他们的吃住问题就行。
只有各地的医馆,建设起来有些麻烦,因为这个时代的大夫本来就很少,而且他们根本不愿将自己的药方拿出来共享。
就在龙国正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宇文化及和李渊之间的战争也到了胶着的地步,两人都想吃掉对方的势力壮大自己,所以就造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两方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战争,却又拿对方没有办法。
不管两方的战争如何惨烈,李世民却一个人来到了洛阳。
任逍遥看着这个老往自己这里跑的小舅子,也是有些无奈,他朝李世民问道:你父亲现在正在和宇文化及打的难解难分,你不在太原帮你父亲御敌,跑洛阳来做什么?
李世民不在乎的说道:反正他们谁也奈何不了谁,我在不在结局都一样,还不如来你这里玩一段时间。
李秀宁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嗔怒道:你还是这个贪玩性子,这次来又准备做什么?
她可是记得上次李世民想要在特战队里混合团长当的,结果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跑回太原了。
李世民可能也想起来上次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二姐 你能不能让姐夫给我在远征军中,弄一个团长当当? 我自己去 他们要让我挑战成功才能担任,我打不过他们。
任逍遥没好气的说道:我们远征军 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你父亲手下那么多的军队,现在又在和宇文化及交战,难道他还不给你带兵的机会?
李世民兴致缺缺的回答道:他们每天就在校场上拿着兵器比划几下,练来练去还不是就是那个样子,而且他们只听父皇的命令,我根本指挥不动他们。
任逍遥点点头沉思起来,李世民的领兵才能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穿越的关系,并没有得到重用。
想到这里他便对李世民说道:给你一支军队也不是不可以,只是……
李世明听到他的话,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只是什么?只要不让我陪你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