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老村长没有迟疑,孙家也比较着急,于是就把各家的当家人和半大孩子叫了出来。
家中妇人也好奇老村长有什么事情,于是也都出来看热闹。
老村长站在人群中,清了清嗓子,说道:“各家有年轻娃子的人家可以听听,长森想收六个徒弟,有想学习木工活的人,可以出来报名。”
这这时候,人群中各家人就开始议论起来,觉得这是个好活计。
但是听着议论声,可以知道,有的孩子想学,但是父母不太同意的,也有的是父母觉得是一门赚钱的手艺,孩子不想学的。
一时间,在王家的旧祠堂,开始议论起来。
老村长见到闹哄哄的,就高声道:“先听我说,别议论了,这个还是要自家娃子喜欢才行,不要强迫孩子。”
王家的王老太说道:“马四哥,这是个好机会呀,学会木工活,还能做工赚钱,咱们搬到这里,没有田地,不做工怎么办?可是这孩子太犟了,就是不肯学。”
王老太的小孙子王德财,大声说道:“我觉得现在赶骡车拉活就很好,还自由,我不想每日都做木工活。”
柳如歌听到王德才这样说,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学习木工活也是要看天分的,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天赋也不一样,还是做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才好。”
众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还啥兴趣的,这时候不是啥能赚钱干啥呀。
于是有一位大婶问道:“如歌丫头,这还分啥兴趣呀,能赚钱就行呀。”
柳如歌想了想,继续说道:“赚钱的方法有很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用心钻研,所以舅舅家也是想找有木工天分的孩子。”
“那怎么看有没有天分呀?”有人问道。
孙正帆这时候站出来,轻声回道:“有没有天分,试一下就知道了,做一件木工活,学的又快又好的,就是有天分。”
最终选了10名男孩子,年纪都在十三岁左右的,孙长森是需要立即就可以帮忙干活的,因此年纪太小的孩子都没有选。
就这样,大舅公家的家具生意慢慢在鸣凤村开了起来。
又过了十几日,村中的房屋都逐渐建造好了,村人都激动起来,他们很快就要搬离这里了。
他们已经搬到鸣凤村两个多月了,这边的房子只租了三个月,也快到期了。
有的人家的行李,已经慢慢都搬到了新家中,就是为了晾晒房屋,没有住进去。
于是在五月十八这天,宜搬家的日子,村人集体搬家了。
老村长提前就把鸣凤村的王村长和秦理正请了过来,当然也请了村里人,在桥对岸热闹的办了一场宴席,平口村的人一起花钱,集体办的酒席。
这一天里,真的是非常的热闹,平口村的人好像也更融入了一些。
同时,鸣凤村的人也发现,孙三全真的活了下来,还能过来吃酒席了。
看来真是没事了。
孙三全是在柳如歌他们搬家前三天回去的,他的伤已经养的差不多,孙三全的伤口恢复的不错,柳如歌给她拆完线之后,恢复的就更好了,可能是年轻人,体力好,恢复的也更快。
刘老大夫还给了他一瓶祛疤膏,让他涂抹着,柳如歌的缝合技术又好,因此疤痕处也很平和,疤痕不明显。
在孙三全离开前,老村长偷偷的给他2两银子,叮嘱道:“这是给你的,你自己留着,在买一些肉补着。”
孙三全想推辞,但是被老村长拒绝了,说道:“钱你自己留着,别给你娘,你自己长点心眼。”
老村长也不是想多管闲事,就是看这孩子有些可怜。
有那样的娘和哥哥,但是这也没办法,他们为了孙三全也是花了不少钱,前前后后看病吃药,已经花了十多两银子了。
孙三全也明白这些人对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