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话中有话(2 / 3)

备,反效汉之班定远,借天威于属国小邦妄自兴兵,耀武扬威,穷奢极欲;二和东洋倭人重演宋辽澶渊旧事,将我神州大地坚持了三百年的气节丢失殆尽,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呜呼哀哉!尚飨!”

林晚陡然一惊,心道这话就很诛心了,吴文亮这厮,不谈被俘,好歹是逐萨摩、订和约的亲历者、受益者,发什么神经?

沉思片刻,哂笑道:“吴御史好厉害的嘴上功夫,每喷一句总能喷到人的心窝子里,晚对您的敬仰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

“闭嘴!”如海自觉脸上无光,忙打断他信口开河,向文亮解释,“文亮(文亮是字),劣徒他……”

“无妨,无妨。老夫聊发少年狂嘛!我很看好这小子!”

文亮似乎喷尽兴了,大笑一阵,后摆了摆手,打发林晚走了。

如海纳闷,这闹的是哪一出?

林晚亦纳闷,另总觉得文亮话中有话,思忖一番,却是思不出来。

当下逐字逐句地回忆了一遍,忽眼睛一亮,“难道是……”

……

忙了一天,再回到书房时,如海终于提起了贾敏交代的后事,目光满含意味深长。

林晚猜测,他应该也和林黛玉一样,认为贾敏突然逝世和那晚的谈话有关系。

“晚儿,你年方十五,是该定亲了。但是,贾家这次委实有些敷衍了。你已初露圭角,再怎么说也不至于娶一个贾家旁支之女为妻,老太君怎么想的?为师有点儿被她搞胡涂了。”

林晚压下内心的躁动,颔首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学生父母双亡,婚姻大事,自当由恩师做主。”

“嗯。”如海点头,“此事为师会拒绝,你放心好了。第二件事,便是玉儿进京一事。恰逢雨村兄有意再次出仕,等玉儿身子大好了,当随雨村兄进京。”

贾敏一死,林黛玉进贾府不可避免,因为在礼教森严的天朝,没有母亲教养的女孩子,不仅会被夫家挑剔,还有可能嫁不出去,名声也会很差。

他不在乎,可是如海、黛玉在乎,贾母在乎,天下人在乎。

“自当如此。”

“你兄妹二人同在雨村门下读书,难免会有交往过密之时,为师可以理解,敏儿的指摘亦无可厚非,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对了,你并非吾子,守孝时,心守即可以,今年的乡试,正常参加。”

“是。”

出来后,林禄家的来报:“爷,姑娘有请!”

林晚本想说“男女有别,不敢擅入”,但终究没说出口,随林禄家的来到林黛玉的小书房“返生斋”。

但见大案前坐了一人,似凄非凄,似蹙非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倘若生长顺利的话,一两年后必定和晴雯一样:水蛇腰,削肩膀,高挑身材,不媚不俗。

她以帕捂嘴咳嗽了一阵,抬眸一望,眼眶刹那间红了,清喉娇啭:“师兄……”

林晚微微点头。

来到案前,宣纸上赫然是一首悼亡诗: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父意,暗向枕边流。

林晚赞道:“好诗,悼亡之情跃然纸上,情真意切,字字如血,读之唧唧。”

黛玉怔怔望着他,秋水含怨,似有千言万语。

林晚则不露圭角,不以物喜。

少顷,先问道:“吃药了吗?身子好些了没?”

“嗯。”黛玉乖巧地点头。

“师……”

林晚刚说了一个字,黛玉便抬起素手,忙忙站起来踮脚掩住他嘴,启唇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邪?”

说完眼睛定格一眨,不觉莞尔。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