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夏翠花和常永慧,火车启动之后,娘俩就开始聊天了。
常永慧掏出彭春虎给她的一卷钱,数了数,对娘道:“舅舅给了整整一百块。”
夏翠花道:“他只靠做点小买卖赚钱,一百块已经不是小数了。”
常永慧道:“舅舅这人不错,就是能力有限,咱们以后还要帮他!”
夏翠花道:“嗯,他和咱们家的关系不远,算得上一个家族的近亲了。”
常永慧道:“舅舅虽然当了大队长,但是他人太老实,就怕他斗不过那些常家的死对头!”
夏翠花道:“俺也在担这个心呢!”
常永慧道:“其实,俺看好了大姐常永兰,希望她尽快成熟起来,接舅舅的班,当大队长。”
……
火车上的座位,分作两排,中间有一个过道。
而两排座位,一排是三人座,一排是两人座,两排共五人。
今天舅舅给买的票,娘俩就在三人座上。
最里面靠近窗户的座位上,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自始至终,那姑娘右胳膊肘支在小桌上,而脸冲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
三人,常永慧坐中间,夏翠花坐最外面。
夏翠花和常永慧聊天之中,一口一个常家,渐渐地引起了那姑娘的注意。
她好像对夏翠花和常永慧的聊天越来越感兴趣了,仄着耳朵听着。
夏翠花和常永慧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自己的小常庄,拿小常庄和红枣庄来作比较。
娘俩这一说小常庄,那姑娘更有兴趣了。
终于,那姑娘侧头,看着娘俩,问道:“请问,你们是皮县小常庄的吗?”
夏翠花道:“是呀!你知道俺们小常庄?”
姑娘道:“皮县小常庄是我的老家呀,不过,我从来没有回去过。”
夏翠花和常永慧娘俩一听,全都一愣。
夏翠花道:“小常庄是你的老家?!这么巧呀,一家人,竟然在火车上碰上了!”
常永慧想说什么,但是她没有说,让娘先和她说吧。
姑娘道:“是呀,真巧,我也没想到呢。”
夏翠花问道:“闺女,你叫啥名字呀?”
“我叫常永梅。”
“常永梅……这么说,你和永生永慧一个辈儿……你爸爸叫啥名字?”
“我爸爸叫常国滨,我爷爷叫常桂旺。”
“常桂旺?那不是逃难到哈尔滨去的老一代亲人吗?!”
常桂旺,常国滨,和常永贵和常永兰的爷爷、爸爸一样,他们刚到外地那些年,和老家通信,后来就渐渐地断了联系。
常永梅道:“是呀,我们家现在还在哈尔滨呢!”
夏翠花有些激动了,道:“闺女,现在家里多少口人呀?”
夏翠花也是聪明人。
要是一般的人,肯定问:“你爷爷还在吗?”
在的话,皆大欢喜,若是不在了,皆大不欢喜,甚至气氛陷入沉重。
常永梅非常高兴地扳着手指头道:“俺家人口不少呀,俺爷爷,俺奶奶,他们身体挺好,俺爸爸,俺妈妈,还在上班,都在大学教书,俺大学毕业后在化工研究所工作三年了,俺弟弟还在上大学,今年毕业。还有,俺叔叔,俺婶婶,俺堂弟,俺堂妹,你看,总共十口人呢!”
夏翠花一听,立刻明白了,当年逃到东北去的这一家,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甚至可以说,兴旺发达。
总人口,都和坚守小常庄的常家人口持平了。
目前,坚守小常庄的常家人口也是十人。
爷爷奶奶,大伯家四口,夏翠花家四口。
夏翠花道:“好呀,闺女,只要常家人在外边过得好,俺们打心眼里高兴呢!”
短暂的沉默。
几秒钟后,常永梅看看夏翠花,看看常永慧,问道:“我还不知道,怎样称呼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