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霆看着北陈方面的军阵。
估算了一下北陈方面的大致兵力,发现并没有多少增加。
而马龙霆自己这边的总兵力则有二十四万人,足足是北陈的两倍。
接着,马龙霆开始等待'斥候的汇报。
虽然说,南梁方面早就已经在战场上建设好了多个瞭望台。
但是,三天时间能建立的瞭望台高度非常有限。
差不多只有四丈高而已。
这个高度,想要将整个战场一览无余,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次决战,南梁和北陈投入了超过三十万的军队,战线的长度足足有近二十里。
而且,整个战场并不是一片平坦,一些地方还有一些缓坡和树林。
而且,能看到的也只是大致的情况,具体的情况,依然还是需要依靠数量众多的斥候来进行侦查。
而在战场中间,南梁和北陈的斥候早在双方大军抵达战场之前,就已经开始互相交手了。
双方的斥候都想要拦截对方的斥候,以免让对方侦查清楚己方的情况。
毕竟,让对方不清楚自己这边的具体情况,便会让对方心存疑惑,不敢随便进攻。
所以,双方的斥候厮杀异常惨烈。
毕竟,不管是南梁还是北陈的斥候,都是骑兵部队里面的精锐。
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力,都是极其强悍的。
不过,战场广阔,双方的斥候厮杀固然惨烈,但是,想真的完全阻断对方的斥候,则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马龙霆在不久以后,还是得到了北陈方面的布置。
马龙霆看着斥候发回来的报告,显露出了一丝疑惑。
因为在马龙霆看来,北陈方面的布置太奇怪了。
北陈大军分成了三个部分,左,中,右。
这是非常常见的军阵布置,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让马龙霆看不明白的是,北陈在三军兵力和兵种什么的发布。
北陈左翼和中军的兵力数量是差不多的,大约都在五万人左右。
但是,北陈右翼的兵力布置,却只有大约两万,连左翼和中军的一半都没有。
而且,北陈的右翼,不单单是兵力远少于左翼和中军,就连兵种配合置,都十分奇怪。
北陈的左翼和中军,都是骑步结合布置的。
但是,北陈的右翼,却是只有步兵。
而且,北陈的右翼,两侧和后面还都布置了车阵。
正面则是布置了拒马。
看起来,北陈的右翼是完全放弃了进攻,选择了原地防御。
这让马龙霆有一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北陈军的右翼,是北陈最适合发起进攻的方向,因为北陈军队右翼占据了一处小山坡。
虽然这个小山坡的高度连百米都没有,但是,已经是附近战场上,数一数二的制高点了。
如果马龙霆是北陈的统帅,那么马龙霆一定会把右翼作为重点,集中大部分的骑兵部队,尤其是北陈的重甲骑兵部队。
因为从右翼发起进攻,不但占据进攻优势,还可以从侧翼直接横扫战场。
但是,北陈却没有这样布置,北陈方面把其的重甲骑兵大部分,布置在了中军,剩下的则是布置在了左翼。
要知道,在作战的时候,骑兵理论上应该布置在两翼,这样可以让骑兵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而不是把骑兵布置在中间,因为布置在中间的话,骑兵的机动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果北陈把骑兵调动到外线,那么南梁方面,那么就算北陈在右翼的兵力不多,但是也可以依靠骑兵的机动性来拉扯南梁方面。
但是,为了这次决战,南梁方面调动了五万骑兵。
在战场上的骑兵数量,足足有四万,论骑兵质量,南梁或者真的不如北陈。
毕竟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