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8章 资本家(1 / 2)

“我们每年多收的粮食,除了留下足够缴纳朝廷规定的粮税以外,剩下的粮食,都交给了苏传文苏老爷,由他来进行售卖。”

“这些粮食都卖到了什么地方?”

“大部分的粮食都是在平舆县本地进行售卖的。”

“因为苏家收了多出来的粮食,又在每年秋天负责收购粮食,所以不夸张的说,整个平舆县大半的粮食,都掌控在苏家手里。”

“平舆县老百姓自己的粮食维持不了多久,大部分人的粮食,在明年春耕以后,就没有了。”

“到时候,不想被饿死,只能去购买粮食。”

“而平舆县所有卖粮食的店铺,都是苏家开的。”

“粮价几何啊!”

王华这时,问出了一个问题,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王华也没有想到,苏传文一人,居然可以掌控平舆县大半的粮食。

要知道,平舆县登记在册的人口大约有五万人。

耕地超过了五十五万亩。

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四百斤的平均粮食消耗量来计算,整个个舆县一年的粮食消耗量,大约在两千万斤左右。

就算苏家只控制了一半的粮食,也足足有一千万斤。

一个人控制了全县一半的粮食,王华可不认为,苏传文的粮价会便宜。

对于苏传文来说,他控制着粮食,而百姓们没有粮食,只能来他这里购买粮食。

此时,粮食就是苏传文最大的资本。

“苏传文的粮食价格一般来说,是定在两文一斤的,而在秋收时期,苏传文会把粮食价格抬到四文一斤。”

“好家伙!”

听了何彬的话,王华直呼好家伙。

平时的粮价便是两文一斤。

这个价格,是北陈其他地方粮食售卖价格的两倍。

而秋收的时候,粮食价格更是达到了四文一斤。

不过,粮食收获的时候,粮价应该下降才对,因为秋收时,刚刚好是粮食大量出产的时候,此时市面上的粮食数量庞大,如果按照市场规律,一样产品的数量越多,价格应该越低才对。

至于为什么秋收后粮食价格更高,王华已经想明白了。

苏传文在秋收时期大肆抬高粮食价格,完全是为了让平舆县的百姓,在秋天的时候,无法囤积粮食。

毕竟百姓们也不是傻子,知道单单靠自己耕种留下来的粮食不够,那么肯定会购买粮食。

而按道理来说,秋天粮食价格低,自然是购买粮食的好时候。

如果说,苏传文按照市场规律,在秋天把粮食的价格降下来,那么平舆县的百姓势必会大量购买粮食。

这样,苏传文便赚得少了。

而苏传文在秋天,把粮食价格抬高到四文一斤,便是为了让平舆县的百姓,在秋天无法购买大量粮食囤积起来。

看着苏传文把价格定在四文每斤,百姓们自然不敢大量购买。

这时候,苏传文虽然在秋天卖不出去粮食,但是百姓们刚刚结束秋收,还不会处于缺粮的时候。

而错过秋天以后,便是冬天了,冬天虽然是农闲时节,但是因为天气寒冷,在冬天,大部分的活计都会停止。

所以说,百姓们很难在冬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且,冬天到来以后,开销势必增加。

等到冬天过去以后,百姓家粮食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时候,苏传文把粮食价格降低回两文钱,百姓们便会前来购买粮食。

虽然说,两文钱利润不如四文钱,但是百姓可以负担的起,可以苏传文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当然,苏传文想在平舆县干到这种程度,和一个前提条件离不开,那便是,苏传文垄断了平舆县的粮食供应体系。

事实上,就算苏传文只卖两文一斤,他也是血赚。

苏传文收购粮食的价格,王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