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休整了三天的北陈军队,在王华的率领下,开始再次出发。
不过此时,王华率领的北陈军队,人数已经增加了很多。
本来,王华率领的北陈军队,人数应该在五万左右,但是此时,王华率领的军队数量,却达到了七万人。
这其中有刚刚编入北陈军队的西凉签军三万五千人。
四万六千多签军,有四万三千人愿意加入北陈军队。
王华将其中状态比较好的三万五千人,编入了北陈军队,另外一万二千人,则是留在后方,协助北陈军队驻守三河谷防线,保证补给线畅通。
因为时间尚短,这些西凉签军只能穿戴西凉军队遗留下来的盔甲。
而为了区别开来,这些签军只能在自己的手臂上面绑上一条红布,以用来区分。
而那些没有加入北陈军队的西凉军俘虏,王华将其中的西戎,鬼羌等族的人都挑选了出来。
让加入北陈军队的西凉签军,负责斩杀这些西凉常备军。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
首先,是北陈军队无法负担如此大规模的补给。
因为在击破三河谷防线以后,北陈军队虽然缴获了不少西凉军队的粮食,但是数量其实算不得多。
而如今,北陈军队加上刚刚新加入的西凉签军,人数已经超过十二万。
从西凉那里缴获的粮草,只能维持不超过十天。
如果再加上近三万的西凉俘虏,可以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而从北陈境内运输粮食前来,消耗颇大。
如果留着这三万俘虏,对于北陈军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再就是,安全问题,王华率领北陈军队主力前去进攻西凉其他地方,固然留了不少兵力驻守后方。
但是目前,三河谷防线需要两万人驻守。
沿途的粮食供应,需要人护卫,还有一万西凉残兵不知所踪,王华留下大批北陈军队,便是为了防御那上万西凉残兵。
所以能用来看押三万俘虏的人,根本没有多少。
把三万死硬分子放在后方,王华无法安下心来。
毕竟这三万人,拿起武器就是兵。
三万人,数量太多了。
而释放俘虏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签军对于西凉常备军的矛盾。
大量加入北陈军队的签军都想杀掉西凉常备军。
从这些签军那里,王华了解到,原来西凉签军和常备军的矛盾早就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了。
西凉签军的待遇远远比不上西凉常备军。
他们在不但要承担战场上比较危险的作战任务,平时还需要清理营地卫生,给常备军洗衣服什么的。
可谓是当牛做马。
而且不单单如此,大多数签军不但需要承担危险的作战任务,在非战时,签军便是普通百姓。
他们还需要承担沉重的赋税。
沉重到什么程度呢?
按照规定,西凉的税赋大约是亩产粮食的二成。
但是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
签军需要承担的赋税足足达到了四成。
因为原先常备军需要承担的赋税其实完全都加到了签军的头上。
在这种情况下,签军的负担可想而知。
而且签军无论是在军队还是生活当中,其的地位是远远比不上常备军的。
其实西凉签军和常备军的矛盾完全可以看做是西戎,鬼羌和西州凉州本地居民的矛盾。
王华在经过一番深入了解以后,算是彻底明白了西凉的情况了。
西戎,鬼羌各族的人口大约占据了西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是西州和凉州本地居民。
其中,百分之六十的西,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