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方部队之间的距离拉近到不过百余米。
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使用箭矢招呼对方。
于是瞬间,密集的箭矢在两军之间出现。
北陈军队以弩弓为主,在射程和威力上,比西凉军队的箭矢要强。
而西凉军队以弓为主,射程较短,威力稍差,但是胜在射速快,所以箭矢数量比北陈军队要多。
但是双方箭矢互射的结果却是,火力投送量更大的西凉方损失更大。
这是因为,北陈军队的披甲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这使得,在百米以外的箭矢,对于身披铁甲的北陈士兵杀伤有限。
而且北陈军队不但身披铁甲,还有盾牌掩护。
因为北陈军队军阵保持的十分完整,所以各个兵种之间是互相配合的。
比如说,每一名弩手,都有一名手持大型立盾的盾牌手保护。
宽大的立盾几乎可以完全遮挡一名盾牌手再加一名弩弓手。
所以西凉军队发射的箭矢,对于北陈军队而言,杀伤力并不大。
要么被北陈军队的盾牌挡住,就算没有被盾牌挡住,因为弩弓手露出的部位有限,而且要害部位都被盾牌阻挡。
所以箭矢射在铁甲上面,也没有多少影响。
最多不过是造成一些弩弓手受伤。
而西凉方面则远远不同,首先,西凉军队披甲率方面,远远不如北陈军队。
六万多西凉军,满打满算不过三万领盔甲。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防御力比较差的甲胄。
其他人根本没有什么盔甲。
所以就算双方间隔百米以上,北陈军队发射的箭矢,也可以对西凉军队造成不小的杀伤。
再说了,双方军队组织度方面的差距,使得西凉军队的弓箭手,根本无法得到多少盾牌手的掩护。
而且就算有盾牌手进行掩护,西凉军队的盾牌也不是宽大的立盾,而是轻便小巧的圆盾。
这种圆盾,不算太大,在面对满天箭雨的时候,保护一个人便已经勉勉强强,如果想保护两个人,难度非常大。
双方在百米以上的距离上,进行了一波远程打击的友好慰问。
西凉方面在发现自己使用弓箭占不到什么便宜以后,便打算开始近战。
西凉军队再次向北方大军靠近。
而北陈大军也开始调整阵型。
盾牌手和弩弓手后退,长枪手上前。
弩弓手退到长枪手后面,继续放箭。
西凉军队同样是长枪手在前。
随着距离的继续拉近,双方的长枪是不约而同的开始准备开捅。
前面三排的长枪手将长枪平放,后面几排的长枪手则将长枪斜放。
西凉军队的长枪手则和北陈军队的如出一辙。
随着距离拉近到不过十米。
无论是西凉军队的弓箭手,还是北陈军队的弩弓手,都同时以平射向对方发射箭矢。
在这个距离上,即使是身披铁甲,也有不少北陈士兵被箭矢射穿盔甲。
因为这整个距离上,弓箭手发射的箭矢威力十分巨大,对于大多数的盔甲,都拥有穿透性。
所以大批北陈士兵被箭矢射倒。
当然,北陈军队有被箭矢射倒,西凉军队同样有,而且因为甲胄数量不足,西凉方面被射倒的人数更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临战前,以箭矢打乱对方的长枪阵。
为己方争取阵型上面的优势。
不过显然,装备更好的北陈军队再次占据了优势。
一波箭矢过后双方的阵型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不过阵型破坏程度更低的北陈军队,却主动发起了进攻。
长枪手端着长枪,往前猛的一冲,将手上的长枪狠狠地扎向对方。
于是瞬间,长枪手之间便开始了互相捅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