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风的理想状态下,其困难程度,不亚于用一门老式的12磅滑膛炮发射的实心弹,去击中2公里外的一扇窗户。”
因为得知了火箭弹部队在诺因多夫村的完美战绩后,达武随即给皮埃尔中校下达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从布吕歇尔的骑兵纵队覆灭过后,布伦瑞克军团中对法军能够造成重大威胁的,就属于普军的炮兵了。
如果近卫军团携带的一百多门火炮能抵达黑克林根村,那达武自然不担心什么。那是法军的炮兵素养,哪怕是在战斗最为惨烈的1793年下半年,也要比普鲁士的炮兵强大好几分。
如今,近卫军团装备的,都是最新式的1797“i型”6磅(254公斤)野战炮,以及1797“2型”12磅(544公斤)野战炮。也就是传说中“小安德鲁炮”和“大安德鲁炮”。
这种青铜铸造的火炮,已经在奥地利战场与荷兰战场得到了充分验证,属于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远程打击武器。
唯一的麻烦,就是青铜铸造的炮膛相当厚重,因此一门火炮的重量很大,比如说“大安德鲁炮”的全重,也就是炮身、炮架加上车轮,其总重量达到了1100公斤。
如果属于全炮组合,也就是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整体重量会超过1700公斤。
这类总重量在一吨多的重型火炮,在德意志与奥地利战争期间,由于内河蒸汽运输舰的存在,加之南德意志一带,以及奥地利境内的路况条件较好,除了要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方面军运送火炮比较费劲外,其他方面军的炮兵对此没有什么抱怨。
如今战场转移到中北德意志,在那些路况欠佳的道路,或是崎岖不平的山区行进时,重型火炮的机动性会变得非常糟糕。
虽说“小安德鲁炮”的炮重仅为389公斤,机动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好,但存在有射程近(最大射程为1干米左右),以及火力小的劣势。
如果是用“小安德鲁炮”去欺负没有携带火炮的步骑兵可以,但要与敌方的重炮进行对决,就差多了。
也是这个缘由,6磅“小安德鲁炮”遭遇到很多法军指挥官的嫌弃。如今,法国的军工厂也相应减少了该小炮的产能,转向生产更多的火力威猛,射程高达2干米的12磅“大安德鲁炮”。
尽管巴黎军械所已在研究,要将更轻的钢铁运用到“大安德鲁炮”上,据说可以将“大安德鲁炮”的全重从1100公斤,减少到800公斤左右,但成本也会提升不少。
毕竟,法国从不缺铜,而卢森堡钢铁联合体的特种钢材,因为瑞典铁矿石不便宜,加之生产工艺的原因,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在今年年初,安德鲁执政官再度否决了军械所继续研制“钢制大安德鲁炮”的提议,并反复强调,务必加强后装膛线炮的研发与攻关。
回到眼下,在面对皮埃尔中校的反对声时,伯克少校出了个自认为非常合理的主意,他说:“既然距离远了,精度不够,那就将火箭炮推出来,靠前一些,不就是可以吗”
火箭炮指挥官一听倒也乐了,“洛基火箭弹”原本属于远程打击火力,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干多米。
通常状况下,火箭炮都时在敌方火炮的射程之外,“降维打击”敌方军事目标。
至于诺因多夫村的战斗中,对布吕歇尔骑兵纵队实施的毁灭性攻击,那是皮埃尔中校充分利用普鲁士炮兵的重大疏忽,将火箭炮提前隐藏于各个房屋后面,与打击目标的距离也在8百米以内,
如今,普鲁士人再如何愚蠢,也不会再犯下之前,令一个骑兵纵队毁灭的严重错误。那是普军的炮兵指挥官下令在树木上搭建了好几个简易瞭望塔,上面的哨兵将保证在12磅野战重炮的2干米打击范围内,没有法国火箭炮的存在。
尽管内心异常的恼火,但鉴这位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