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我被大明朝绑架了> 第七章 大明科学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大明科学家(2 / 2)

斗中他还手刃了几个清军。

崇祯17年,李自成紧逼北京城后,崇祯让他镇守城池,方正化叩头推辞不去,崇祯不准。

之后,方正化再次叩头说:“此行肯定无所作为,不过是以死报答主上恩德而已。”(现在大势已去,谁也无法挽救时局,守城之人只能尽职一死罢了。)

随后,方正化毅然赴死,在与农民军的战斗中壮烈殉职。

此人乃是忠贞坚毅之辈,是宋思哲现在急需的宝藏人才之一。

于是昨夜在王承恩和宋思哲的双双洗脑下,他已经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出宫后,宋思哲才算是见识到了真正的大明。

巍峨的皇城,来往的商队,叫卖的小贩,忙碌的百姓。

在紫禁城的日子里,宋思哲总感觉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他感觉自己身处的是某个影视基地,而非真正的大明。

但出宫后,这一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一路上,宋思哲吃吃逛逛好不快乐,护卫们则是机警的扫视着周围来往的人群,保护着信王的安全。

京城由内到外分别是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南城(外城)。

皇城和宫城都是禁地,里面除了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外,就是太庙,社稷坛,以及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内府衙门和仓库、作坊。

皇城外的内外城则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城区,东西城非富即贵,南北城或贫或贱。

信王今日要去的地方是宣武门,由于出了宣武门就是南城,所以此地是重兵把守,倒也稳定。

“主子,咱们到了。”

方正化指了指前面的天主堂。

南堂是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兴建的,早期的南堂名叫宣武门礼拜堂,规模非常小,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仅在醒目位置安放了一座十字架,以表示其天主教堂的身份。

现在这个天主堂是汤若望等传教士的家。

“对了,你俩把这个戴上。”

说完,宋思哲递给了方正化和王承恩一人一个十字架。

来到天主堂的小门口,一位穿的不伦不类的中国信徒在那里对着过往的人们传教。

“哈利路亚。”宋思哲娴熟的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

那看门小厮一看眼前这位衣着华贵的美少年居然也是信徒,于是就开心的将他请进了礼拜堂。

这一举动直接给了后面那些禁军护卫一个错觉,那就是信王肯定是经常来这里。

后来这些护卫中分出去了二人看守天主堂的各个小门,留下了方正化等三人贴身护卫。

进到这小院后,宋思哲发现教堂里的人并不多,受南京教案的影响,信徒们很多都放弃信仰了。

稀少的那几个人,也是奔着免费看病来的。

“请问汤若望神父在哪里?(英语)”

为了让身后的护卫更加相信信王很早以前就偷偷接触蛮夷了,他特意用英文拦住了一个正在倒水的西洋传教士。

惊喜的是那洋人居然听懂了,果然,十七世纪的英语和现代英语真的差不多。

洋人:“赞美耶和华,我这就带你去找他。(英语)”

这一段直接给后面的护卫看愣了。

王承恩则是低声威胁他们:不许出去瞎说。

在礼拜堂后面的一个大砖瓦房里,西洋传教士把汤若望从房子里叫了出来。

简单介绍了一下后,汤若望很兴奋的欢迎宋思哲和王承恩方正化他们进屋。

其它护卫则是安静的守在外面,继续守护着宋思哲的安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