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王思齐坐在宝源局内伸了个懒腰,嘴里止不住的念叨:“没想到,这重生了一世,还是逃不脱打工人的命运啊..”
朱棣之前对王思齐在宝钞提举司的不作为表示不满,自然这其中也有宝钞提举司内部就很是复杂的因素,除此以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王思齐一时半会之间的的确确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毕竟如今的大明宝钞的名声已经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这种下坡路哪怕有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了,但是碍于自己所处的地位并不敢直言。
但王思齐却明白。
这种下坡路,其实就是在削弱朝廷在百姓眼中的公信力,长此以往不仅仅百姓会以为宝钞受到损失,更重要的是今后朝廷如果还想要继续推行宝钞,将会受到空前的阻力。
也算是滥发宝钞带来的恶果。
这种恶果,如果不能够尽快的想到办法开始消化,最终谁种下的恶果,就得由谁来买单。
老朱种下的,就会让老朱家世世代代的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止不住的栽跟头,不过既然王思齐来了..自然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件事情发生,毕竟这对于自己将来并没有什么好处。
宝钞提举司如今已经并入了大明宝源局之中,就算这烂摊子再难收拾,自己都得想点办法出来应对。
不然将来一旦事情闹大,倒霉的不是别人,就正是自己。
“如今大明宝钞遇到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购买力的下降..但如果想要让宝钞真的和银子一样,拥有足够的购买力..”
“谈何容易啊..”
想要让宝钞恢复购买力,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朝廷加大对宝钞的回收力度,只要用足够的铜钱、银子来回收民间的宝钞,那么毫无疑问宝钞的购买力就会在短时间之内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
但是这么做,虽然简单直接。
可有个最重要的问题却是王思齐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这个办法是需要朝廷拿出真金白银去投放到民间的。
这对于如今已经穷的裤衩都快提不起来的大明朝廷来说,尤其是整日都愁容满面将银子看得比命都紧的太子朱高炽来说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银子拿出去简单,但是想要再收回来可就难了!
....
宝钞的变化。
绝对不会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达成的,也并非是一个举措,或者是朝廷的一条新颁布的政令就可以让其从原本的下坡路上重新回到正轨的。
一条政令错了不要紧,毕竟历朝历代昏了头的政令简直是数不胜数。
可王思齐明白。
宝钞问题,说的简单一点是事关朝廷,但实际上,透过朝廷王思齐看到的是整个大明的百姓。
毕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手中正拿着朝廷印制的宝钞,那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纸,也同样是数不清的百姓赖以生存的生计。
不能出半点问题。
....
翌日,清晨。
街头早早的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的人,气温的明显下降已经让不少人将家中稍微厚实些的衣服早早的裹在了身上。
太多人的生计靠着街头巷尾的生意,太多的故事在京城蔓延。
“卖报!卖报!大明《京报》!”
“扫黄打非办公室再次重拳出击!连夜横扫秦淮河十八花船!”
“有人透露:本次被查士子中,有人竟有龙阳之好!”
听着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报童叫卖声,不少人都纷纷掏出铜板买下报童口中所说的报纸,现如今在京城,只要识字的没有一个不是《京报》的忠实拥护者。
只不过有不少老学究也在纷纷斥责《京报》通篇大白话,哪里有半点圣人文章的影子,实在是有辱斯文。
但这种声音实在是太过渺小,甚至于都没有被王思齐听到。
不然王思齐恐怕自己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