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也是个三国迷,可穿越啥不好穿越成了黄巾贼头子,一个反贼,更要命的是,按照历史轨迹,再过十几日宛城就要被官军攻破,而韩忠最后选择了投降,可原南阳太守秦颉(jie)对其恨之入骨,将其诛杀,后黄巾见韩忠被杀再行反叛,又被追剿,十几万人顷刻间被俘被杀,结局凄惨。
思索片刻后,韩忠决定既来之则安之,求生的欲望以及考古工作多年的素养让韩忠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分析到:别人能降,他不能降!
如果选择逃命的话,自己恐怕无法在这乱世中存活,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杀得命运。
几番分析下来,韩忠对未来前途命运做起了打算。他仔细回忆起三国历史,进行了推算,黄巾领袖天公将军大贤良师张角还有两月就会病死了,整个黄巾军即将覆灭。
韩忠深感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要想在这乱世中活命,只有反抗到底。他盘算了自己手中尚有十余万黄巾军,奋力一拼未必没有机会,当下之要务就是保住宛城不被攻破,再图后计。
韩忠等人来到了城楼上,远远就见到城外官军正在大修土坡,战旗飘飘,擂鼓震天。
他猜想,官军应该又要组织进攻了。
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士兵骑马来回奔驰,韩忠热血沸腾。
韩忠露出坚定的眼神招来不远处站着的手下将领,说道:“众弟兄随我府衙议事。”
不多时,众人来到府衙,依次坐下后韩忠道:“诸位,城外情况尔等已看见,官军就要攻城了,你等可有破敌之策?”
黄巾头领孙观慢慢说道:“渠帅,末将以为,官兵欲从此其修筑的土坡方向主攻。”
另一头目孙夏道:“末将也赞同孙兄弟所言,我等应加强守备,以防不测。”
此二人和韩忠同为前渠帅赵弘部下,在军中地位仅次于韩忠,手下各有黄巾士兵各万。 韩忠垂眼不语,思考一阵后,心中浮现一计。对着众头目说道:“此事本帅已有良策,各部加强巡防,万不可私自出战,请诸位弟兄召集手下士兵明日于演武场,我将训话。”
韩忠似又想到什么,忙说道:“孙夏、孙观二位弟兄请留下,其余头领下去立即整军备战。”众将领命后徐徐退出大帐。
大帐只剩下韩忠、孙观、孙夏三人。
韩忠笑着对着二人道:“两位弟兄,我十余万黄巾士兵被围,生死就在一瞬间,如今我已有破敌之策,然需二位鼎力相助。”
二人一听有破敌之策,甚是惊喜。
孙夏向来豪爽仗义,大步一跨,高声道:“渠帅,要我等如何?”
韩忠起身道:“我黄巾士兵虽多,然各自为政,容易被各个击破,我意将所有士兵进行整合,最大提升黄巾军战斗力,你二人以为如何?”
二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收兵权,大帐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这年头手头有兵比啥都强。
短暂一阵安静后,孙夏爽快说道:“宛城黄巾非渠帅我等早已灭亡,我愿遵从渠帅命令。”
孙观点头不语表示同意。
三人在商议一阵其他事情后,各自回营。
房间只剩韩忠一人,他头紧靠墙壁,目不转睛的的看着墙上挂着的南阳舆图,也就是现代社会所说的地图,边看边认真分析道:其所占宛城乃是东汉南阳郡郡所所在地,城高强厚,乃一座坚城,定不容易被攻破。
南阳乃是东汉光武帝中兴之地,人口稠密,粮食富足,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近两百万,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占领此城,向西可攻武关取长安,向北可控制黄河攻洛阳,向南可直取荆州,向东就是中原地区,同时也是四战之地。
韩忠抬起头,在案头来回踱步,想到现在黄巾军现状就眉头紧皱,宛城内现有黄巾军约十三万人,能战精兵约十之二三,其余兵马比农民强不了多少,都是刚放下锄头走投无路被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