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想到自己身边有一个人生导师,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思考呢?
于是高志远将自己的迷惑告诉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能够当自己的人生导师。
诸葛亮怎么也是个活了八九十年的老怪物,别看现在只有25岁,但人家上辈子的经验呢?做高志远的人生导师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诸葛亮一直静静听高志远诉说,直到将高志远的志向了解,将高志远现在的心理都了解之后才停止了手中转动的笔。
高志远有些无语,这诸葛亮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玩笔?难道受《三国演义》影响,里面拿个扇子,你这就拿支笔?
过了好一阵诸葛亮才叹息一声道“主公,仁慈也是有一个可以随意界定的线的,这条线往往是由感受仁慈的人曾经的眼界来决定的。
就像那些农民,他们曾经过得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甚至随时都会饿死,而主公让他们吃饱,那就是仁慈,主公就是仁者,这是必定的,所以他们才会对主公表现出如此的感激,您行的就是仁政。
而主公内心的不安,内心的多愁善感,那是建立在主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资充裕科技爆炸的时代,主公的思想、眼界与那些农民完全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主公用现代人的标准去对待古代人,这是主公走进了思维的误区,是主公还没有适应这个世界的表现。
作为一个主公,您应该尽快地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做出更加优选的抉择,而不是多愁善感。
最重要的一点,主公有没有想过?一个穷得快要饿死的人,突然得到了一个大富豪的看重,给了他一份超高的工资,他内心会怎么想?您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再来回到我。”
高志远拧着眉头,仔细地想了想这个问题。
一个穷得饿死的人,突然得到了一份工资超高的工作,那肯定是非常地兴奋,并发誓忠诚于给予他看重的人,这有问题么?没问题吧。
但诸葛亮这样说,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大陷阱的,不然诸葛亮不会让他自己想。
那么陷阱在哪?
很快高志远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群体!
对,就是群体!
群体是一个参差不齐的变量,数量一容易掌控,容易了解,容易感恩,然而群体就不行了。
你给一个人一份超高工资的工作,那么那个人独立了出来,与那些穷光蛋拉开了距离,他内心的虚荣感得到了满足,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自然会牢牢地抱紧你的大腿。
然而,你若是给予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待遇,那么你的提拔就会变得稀疏平常,大家都一样得到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珍惜了。
当然,他们会感谢你,会感恩你,但这种感恩会慢慢地消散,最后变得平淡,最后认为本该就是这样。
当你觉得自己给予了他们好的生活,给予了他们想要的一切,因而觉得内心满足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开始心生不满,蠢蠢欲动了起来。
因此你的危机也就到来了,那些人对你的不满就会积累!最终人就不好带了!
人类的贪婪永无止境,
当他们挨饿的时候,渴望吃饱饭;
当他们寒冷的时候,渴望穿暖衣;
当他们住在泥瓦房的时候,渴望住上水泥房;
当他们住上水泥房的时候,渴望住进高档小区;
当他们住上高档小区的时候,渴望住上小洋房。
野心是一步步向上积累的,是开始幻想的一切得到了满足,才会去幻想更高层次的享受。
如果你一上来就给予他们最多的,最好的,最棒的,最奢华的,将你所能想到的一切美好都倾注在这些贪婪的人身上,会发生什么?
他们会将最狠的,罪恶的,最血腥的,最仇恨的,最残忍的东西全都送给你,送你下地狱!
所以,群体需要循序渐进地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