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建筑的墙面镶有玉石,所以人们亦称为"玉石公馆"。由多个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及花园组成,各个院落的房舍布置有序,结构严谨,构成了统一和谐的整体。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各院和重要厅宅都有暗道相通,是方便他们逃跑和躲避袭击使用的,院落设计精巧,建筑古朴典雅,整个院落透出老宅的深沉、庄严和神秘的气息。
出来后又顺便转了一会东关清真大寺,就在附近找了家比较干净的清真羊肉店吃饭,老爸这次出来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又说道:“其实青海的羊肉还是比较好,因为这里有天然牧场,而且海拔较高膻味比较小点,最重要是绿色安全,他们当兵那个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每过一段时间几个关系要好的来市区吃顿羊肉。还有现在咱们那边吃的羊肉也大多数来自青海。”
第二天早上睡到九点多才起床,完全没有跟团旅游的紧张感觉。餐后顺便来到位于市郊结合部的土楼观景区,土楼观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始建于公元106年,有僧人在山崖间修凿洞窟,塑佛像,作佛龛藻井绘画,从此土楼观逐渐成为佛教名刹。背靠大墩岭,西临湟水河,是继山西省大同"悬空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悬空寺"。
快中午时终于来到著名的塔尔寺,因为这里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喇嘛的圣地,整座寺庙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因为佛殿里都点燃着酥油灯,所以那股味道让大虎难以接受而很少进去里面观看,老爸倒是兴致满满所以丘成龙也是一路跟随,不过大殿里面唐卡、金器、佛经等东西的确很精致,时而还能看到一群僧人在那里拍打着巴掌争论问题,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在打架,后来经老爸说明才知道他们那是在论经,发问的人总是要拍一下巴掌的,其实只是他们的习惯而已。
从塔尔寺出来后又经过一个土族风情园,正好在这里吃饭休息。老爸又发挥向导的作用: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海东市乐都区。因数人数比较小,大家很少接触,但提到他们的美食你们就一点不陌生了,比如油果子、油炸撒子、油茶、糖包子、酥油炒面、手把肉等,是不是啊?“对,我还记得上小学时你送我去学校经常能吃到热油茶和撒子呢,那味道真的很棒。”
晚上六点多他们就从公路上看到了远处好像有一面镜子般反射过来的夕阳,晃的人眼晕。但是父亲看到的那一瞬间眼圈已经湿了,因为他知道那个反光的镜子就是青海湖,那是他七年青春的记忆,当年他们的部队就在湖畔的基地,也是经常看着湖面吹牛和打发时间的。虽然现在基地已经撤销了,但晚上仍在以前驻地的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这是历次出来住的最差的地方,其实就是个私人的二层小楼而已,但好在洗澡、卫生间俱全。另一个优点则是一楼就是一家当地有名的小炒菜馆,听老板说味道不错。晚上吃饭时父亲在菜单上发现了一道菜名跟以前老班长拿手绝技术一模一样,于是特意点上了,端上来后居然连配菜和味道也是差不多,马上招呼小伙计请这位炒菜的师傅不忙了能过来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