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华夏人的努力,绿源科技公司的付出,人们竟然可以改造火星并且在那里安家落户。
纪录片还在继续播放……
“火星的环境改造,按照绿源科技集团的专家评估,在2040年基本就能达到蓝星标准,届时人们就能自由的在火星表面活动。
到时候在火星上生活工作,不用再穿着防护服,也不用一直待在防护罩内。
不过大家要注意骨质疏松的毛病,毕竟长期在低重力环境活动,很容易让骨质疏松。”
视频里的镜头已经转到了火星农场。
“观众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是火星上种植的绿源科技的玉麦二号。
它的个头,比起在蓝星上来说大了近三倍,每亩地的玉麦产量是5--8吨,不过生长期比起蓝星稍长半个月……”
纪录片中,详细介绍了在蓝星就赫赫有名的金玉米、金麦、豆薯一号二号等绿源科技的高产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普遍的比起蓝星植株大,完全可以满足火星人口的粮食需求,甚至还能往蓝星出口。
在这里昆虫似乎也受到了不少影响,蚯蚁和蜓蜂也在农场中生活着,看起来非常不错,不过个头也比蓝星上的大了不少。
尤其是蚯蚁,是火星改造的大功臣,否则火星的绿植覆盖没有这么迅速。
它们为火星的改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们也很关心火星移民城市的肉食供应,纪录片中也拍摄了养殖场的情况。
绿源农场里,就有悠闲吃草的奶龙、胆小的肉虫,还有体型都长大不少的鸡鸭鹅等常见的家禽家畜。
这些牲畜家禽,以后都将会成为火星移民餐桌上的美食。
华夏的记者们看完了这个纪录片,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跃跃欲试,打算申请移民火星炎黄市的居住名额。
外国的记者们则心里就酸溜溜的,因为他们还没资格移民去火星,毕竟华夏没开放名额。
热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完全就是一场华夏近几年发展的缩影,当然后面也有一些欧美记者提了尖锐的问题。
美丽国一位记者克里斯站了起来,他的表情看起来并不算特别友好,显然所提问题必将十分尖锐。
“尊敬的李部长,贵国这些年的做法,是不是过于霸道了?196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外层空间条约》和1979年联合国就通过了《月球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