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粗?这都赶得上高粱秆子了。”袁老不敢置信。
“是啊。这种麦秆会长到最少一米五到两米高,后期如果水肥充足,亩产达到两吨都有可能。
就算是粗放式管理,基本也能达到亩产1.5吨,耐寒耐旱能力也不错,在我们这里甚至可以种三季。”
袁平欣喜的点头道:“好啊,如果在温暖的南方地区种植,说不定可以实现四到五季。”
“是的袁爷爷,基本可以实现五季。不过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只能种植四季。
最好是每季之间搭配我新培育出来的新黄豆,这样就算连续种植也不会减产,算起来推广的经济价值也很不错。”
“黄豆?”
“是的,生长期只有二十天,亩产千斤,不过它能在根部聚集氮肥,对土地保墒效果明显。”
这活着那个黄豆是跟苜蓿融合的产物,叫苜豆,既能做饲料,还能做肥田保墒的农作物,不过不像是苜蓿一样多年生的植物了,而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
一行人边走边看,大家有问题,不时的询问张寒芸,或者询问刘伟刚。
研究员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做记录,有些科研人员经过田地主人的同意,还采摘了几株麦苗做标本。
金玉米更是让这些人连连感叹,虽然在北方一年种不了三季,但是两季到两季半绝对没问题。
金玉米的植株,一个个都超过三四米高,粗壮程度甚至达到了成年男人胳膊粗细。
每个植株上面最少挂着三个半米长的玉米棒子,可惜还没上浆,所以不能吃。
虽然现在玉米棒子还不太粗壮,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产量绝对不会低。
等这些科学家和随行人员从田间地头出来,夕阳已经快西下了。
张寒芸本打算让他们去家里吃过便饭,再去镇上的旅馆,不过随行医护人员不建议袁老再劳累。
希望尽快带他老人家去定下的宾馆住下,先喝药做身体按摩是首要任务。
不得不说华夏政府还是很厚道,对于这些为华夏作出巨大贡献的老科学家们,政府都是很重视的,待遇很不错。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寒芸九点半到了袁老他们下榻的宾馆。
果然这些勤奋的科学家们都起床了,陈子昂他们这些随行人员更不敢睡懒觉。
今天他们将要去绿源农场参观考察,所以张寒芸才按照约定时间过来接他们。
张父开车在前面开路,张寒芸坐在袁老的越野车上和老人家聊着天。
浩浩荡荡的车队,颠簸着往绿源农场开去,一路上又跟昨天一样引起了风沙镇人们的诸多猜测。
镇上离农场大概半小时车程。
车队行驶了三十多里路,远远地就看到了一道绿色墙壁一般的地方。
“那就是你的农场吗?”袁老好奇的问道。
“是啊,外墙都是种的苦水玫瑰充当的院墙,防风固沙还美观。”
“不错,看着就养眼的很!”
从外面看,绿源农场是被茂盛高大的苦水玫瑰植株围了个严严实实,只能看到点缀在绿色枝叶间,拳头大小的苦水玫瑰。
玫瑰花在上面开的密密麻麻,姹紫嫣红,浓郁的香味随着微风传的很远很远。
一些坐在车里的人,哪里见过沙漠里如此浓艳的美景。
和无边和黄沙相比,那姹紫嫣红的绿源农场,就像是沙漠中的一块宝石。
随行的人员,打开车窗呼吸着空气中馥郁的花香,手里拿出手机和相机拍照留念,发朋友圈。
他们从来没想到,荒凉的戈壁滩有一天会被人装饰的这么美,植物可以生长的如此生机勃勃。
其实,苦水玫瑰的生机勃勃,离不开张寒芸不计成本的把二级植物营养液,每隔半个月就浇灌一次的投入。
以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