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鱼的味道,人闻着臭,或许狗闻着奇香无比,抵不住诱惑。所以每到开江,江岸有臭鱼漂上来,老江湾的狗像疯了一样,麋集江岸抢臭鱼吃。
因为人在捡臭鱼的时候,选择性很强,鲶鱼黑鱼草鱼牛尾巴,因为这些种类的鱼生命力顽强,不至于过度腐烂,还可以食用才被捡回去。至于胖头鲫鱼等腐烂严重,臭不可闻的鱼种,也只有狗儿们最看重。
捡臭鱼的多数是王八岗子上面的人,而拉拉岗子上只有赵德方喜欢吃臭鱼。不过叶渔灯给他要了一条草鱼,煎了一回,再也受不了那臭味儿,不给他做了。
朱四丫不捡臭鱼,可是她没少往江边跑,那条叫黑子的大笨狗实在抵不住臭鱼的诱惑,甚至把拴狗的铁链子都拽折了,也要逃出去吃臭鱼。
每到捡臭鱼的时候,渔窝棚丢狗就特别的多。
朱四丫唯恐黑子遭人毒手,所以,每当黑子逃出去,她必然紧跟着追到江边看着狗吃饱了,再把黑子叫回来。
大憨正在帮着孟大有调配种植水稻用的育秧土,黑子又不见了。朱四丫把窝棚门锁好,又向江边追去。和往日不同的是,江边连接各个沙岗丘坨的大鱼架上停着四五台摩托车。她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加快脚步,走上民堤。
一夜北风,江边又撂了不少灰白的死鱼。三五成群的狗在泥沙里争抢着臭鱼。
奇怪的是村治保李狗皮带着几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也在江边踅摸,看样子是在捡臭鱼。
朱四丫虽然不捡臭鱼,但她知道现在江边的臭鱼,除了捡回家去喂猪,人是没法吃的。都是些胖头、黄姑子、鲫鱼之类的烂鱼。再有,李狗皮虽然以前经常捡臭鱼吃,可自从当了村治保,再就没看见到江边来。
黑子正在马兰坡下一片滩涂上,叼着一条臭胖头大嚼。直到它把整条鱼都吞进肚里,朱四丫才把黑子叫上来。
李狗皮他们根本没在意他们这一人一犬,说笑着沿着江边走远了。
朱四丫把黑子弄回家之后,重新固定了铁链,拴得紧紧的,才回到干活的场地。劳作期间,她有一搭无一搭的说了自己在江边见到的那些人,尤其是李狗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庄大憨在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朱四丫千小心万小心,黑子还是丢了。
这条笨狗力气太大,虽然没有挣断铁链,却把钉在地上的铁钎子拔了出来。带着铁链跑到江边去了。
朱四丫追到江边,再也没看见黑子的踪影。只是在马兰坡下面的滩涂上看到黑子的脚印,和那长长的乱七八糟的铁链的拖痕!糟了,狗被人偷了!
她返身往回跑,来到拉拉岗子找大憨。可是大憨已经去了镇里,庄小敏说大憨去买农药了。
偷黑子的就是李狗皮一伙。
东北历来都有不少朝鲜族人。这个民族的人不会炒菜,只吃泡菜。热的食物也只有各种汤菜。他们逢年过节不杀猪,却杀狗。吃狗肉是朝鲜族最典型的习俗,他们把吃狗肉发挥到了极致,除了狗屎狗毛,其余狗身上的东西都能做成美味的菜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少朝鲜族人在城市镇镇开启了狗肉馆。一时间,不管是朝鲜族人还是汉族人,吃狗肉成风!大街小巷都是狗肉馆。而且哪家狗肉馆生意都十分火爆。甚至有很多汉族餐馆都改换门庭,做起了狗肉生意。
狗肉馆多,狗的价格就直线上升,不少牲口贩子因为卖狗发了财。那些游手好闲的混混儿街溜子也打起了狗的主意。黑市上出现了麻醉丸、铜炸子,最有效的就是五花八门的狗药。
打小就偷狗吃肉的李狗皮有了用武之地。他本名叫李振江,是孙洪发的表弟。小时候家里穷,他本人又好吃懒做。顶不住了就在渔窝棚偷狗,偷来之后,剥了皮,把狗肉煮熟了,蘸着咸盐花儿吃了。狗皮就被他爹鞣制好了做成皮帽子皮坎肩儿,他也得了个李狗皮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