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边境对峙(1 / 2)

第二天,辽东日报的发表,让不少人知道了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宋朝之前,华夏并没有什么贞节牌坊之类的说法。

女人改嫁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以这时期大家熟悉的曹操为例,他的“后宫”里面,不少都是他人的人妻,比如:何进儿媳等。

要求提倡鼓励女子贞烈是从明朝开始。

随着几天头版头条刊登的政策和解决办法,民间争论逐渐平息。

对于百姓来说,生存永远是最重要的,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才会重点关注,无关的事情,无非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六月中旬,辽东卖给扶余国第一批2000把环首刀和500套玄甲已经运抵扶余王城。

辽东给的解决方案是:环首刀2000钱一把,玄甲2万钱一套,扶余国如果用黄金结算可以打9折,如果用粮食结算没有折扣,如果用五铢钱的话,必须多付1成。

实在没钱没粮,那就来一个三年分期结算,利息每年两成。

扶余国对这条件是抗拒的,不过,看到来势汹汹的高句丽只得妥协。

此时,他们早就没有黄金了,黄金珠宝全部变成了玻璃。

好在扶余国所在地方粮食产量高。

价值14万贯的粮食可不少,此时,双方结算价格是30钱/石,这样算下来,粮食近470万石。

双方交易通常是边境,扶余国立马组织人往两国边境运输。

运回来的粮食,刘恢直接让沮授签字接收,屯于边境作为军粮。

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后勤运粮的工作。

六月二十,经过一个多月准备,高句丽强行拉起了总兵力3.4万人的军队。

此次攻打扶余国,由高句丽的大对庐马奇文亲自挂帅,统兵两万前往。

扶余国此次大战的统帅,自然由马加挂帅,马加统兵两万前往边境迎敌。

六月底,边境上云集了双方四万大军,战事一触即发。

然,所有人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四万大军需要无数个四万人来保证后勤补给。

两国贵族不会高尚到把自己奴仆贡献出来,怎么办?只得四处征调民夫。

原本百姓负担就重,如此一来,更是怨声载道。

高句丽百姓想不通,自己都过不下去了,这些官老爷还发动对外战争,还让不让大家活了?

当所有人注意力都在扶余国和高句丽重兵云集的边境线时。

此时,无数偷渡到辽东的高句丽人,经过学习后,悄悄返回了高句丽各地。

地方官员的堕落,让各级管理更加松散,这些人很容易就进入了高句丽各地。

他们首要任务就是把高句丽此战真相告诉大家,结论就是,统治阶级担心大家反抗,故意发动战争转移矛盾,最终倒霉的依然是平民百姓。

一旦在百姓心中种下了种子,联想到官员的种种作为,就会被不断放大,加之辽东政策的宣传,让大家对辽东心生向往。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主要是活着,什么家国情怀?对于他们来说是麻木的,就像一句口号一样,如果有选择,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统治者。

辽东就像给这些人一束光的地方,让人心中有个期盼的港湾。

高句丽国内的民情正在不断发酵。

而扶余国情况却有所不同,他们士兵全部来源于东明族,也就是扶余的统治阶级,濊貊族基本都是奴隶,他们没有上战场资格。

东明族人是为了保家卫国,这场战争注定比想象的艰难。

高句丽大军营帐。

大对庐马奇文听完斥候汇报,眉头紧蹙。

“大对庐,发生了何事?”

马奇文不想瞒着下面将领。

“据斥候报告,对面统兵的是扶余国马加马撰。”

“手下败将,大对庐有何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