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焜等七人在路上千难万险的行走,根据地的形势却在不断变化中。
1930年1月下旬,吴焜在逃亡时,胡洪疆带着中共四川省委派来的同志,从成都直接回到了根据地固军坝,传达中共四川省委的通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正式命名固军坝起义的城万红军,为“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简称“四川一路红军”。
红军游击队的队伍扩大了,除原有三个支队一个手枪队编制不变外,指挥部又任命杨金城为川东游击队第一路先锋大队大队长,傅友明为大队副,在宣汉万源边境的数百里山岭中活动,积蓄力量,扩大队伍。
向各县派出政治特派员。
省委指示精神传达完毕,队伍进行整编,整编刚结束,从城口开县结合部的白马泉一带,忽然窜来了被王陵基打败了的,杨森部旅长侯子俊,派人来表示愿意与红军合伙。
恰好李哲生、徐允士、胡洪疆三人带队出征了,总指挥李家俊,因队伍长期在偏僻山区作战,弹械不足,更缺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见信后,立即派黄埔学生出身的吴会治,带一支队去接洽,要求一定要将这支数百人的队伍带回根据地。
吴会治率一支队,来到白马泉,候子俊已经流窜到陕西去了,他又率队追去陕西,这一去,一支队如落石入大海,从此失去踪影。
一支队是四川一路红军的主力支队,枪械最全,服装最整齐,接受徐允士、吴会治正规训练最久,400个战士全是井溪坝的青年,作战时配合默契。它的损失,让四川第一路红军丧失过半的战斗力,根据地蓬蓬勃勃发展的良好形势,戛然而止,从此走了下坡路。
这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期,湘南红军战士离开根据地回湘南,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一样,井冈山有毛伟人、朱德的英明领导,力挽狂澜,有骨干部队毛伟人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部队,可固军坝根据地……
在四川一路红军失败后,党组织收集到信息:候子俊的败兵旅,流窜到陕西,投了陕西地方军阀王光宗,吴会治追到陕西后,王光宗见一支队枪械人员齐整,动了吞并之心,对没有防备的吴会治,以提升参谋长为名,把他软禁并与部队隔离,然后武装挟持,将一支队400人枪,全部强行改编,打散安置。
吴会治出身富裕家庭,缺乏军阀斗争的经验,部队被分散后,被迫先后接受了陕军的团参谋长和团长职务,参与陕西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只身回到家乡万源县工作,1950年在万源县建设科长任上病逝。
李哲生——文强、徐允士、胡洪疆另有任务的原因,是根据总指挥部的决定,他们在正月将尽时,率领二支队向城口进军。
二支队是以胡洪疆家乡——旧院村的背煤青年为骨干,接受过较长时间党的宣传教育,革命觉悟高,群众纪律遵守得好,在粉碎刘存厚第一次、第二次围剿战斗中,虽然是为一支队打酱油,逐步积累了一些战斗经验,枪械有所增加,实有200条步枪,手枪若干,机枪无,另有300革命的“神兵”队伍,全是大刀、长矛。这支神兵多次和二支队并肩作战,长期接受二支队的指挥,成了二支队的补充队伍,一旦缴获到枪支,人员马上增补进二支队。
李哲生、徐允士、胡洪疆这三位久经战阵的朱德政治军官学校的师徒,风云际会在川东北,注定要描绘出一幅四川革命战争史上的精彩画面。
借着支队部火塘里的火焰光芒,三师徒看了半夜地图,徐允士和胡洪疆分别介绍了城口县的情况,总之是山高、沟深、林茂、人稀,民穷、官狠、兵多,匪恶。
文强和徐允士抽着胡洪疆从成都带回的香烟,文强疲惫地靠在木椅上:“允士,你是指挥部的参谋长,你来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徐允士诚恳地说:“大队长,您是北伐战场上的猛将,是我和洪疆的老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