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年,“护法”运动兴起,他的部队改编成“靖国军”,跟北洋军进行了残酷的战斗,北洋军没有人民支持,一败再败,他的靖国军穷追不舍,又接连攻克云阳、奉节、巫山和湖北的秭归、巴东、利川、建始等县城,部队被改编为靖国军七师第三团,他任团长,兼任夔门旁奉节城的边防司令,不久又被调到川东北的万源县,抵御陕西军入川。
但是护法运动的成果很快又被帝国主义和官僚军阀窃取了,老百姓更加贫困,王维舟越来越苦闷,终于在1920年春,弃职到上海,寻求真理。
在上海经朝鲜共产党员金笠介绍,加入了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和一些进步的青年人,边做工,边学习,边从事革命活动。
王维舟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掠夺有很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秋天,洋人们在虹口公园举办“远东运动会”,他和八个进步青年一起,各揣一支手枪混进去发传单,巡捕来抓人时,进步青年开枪射击未中,八人被抓,王维舟借着乱了的人流,混了出来,四处奔走找关系,最后找到了曾是孙中山先生的英籍法律顾问林白克,救出了这八人。
年底,他受金笠的派遣到苏联学习,先到伊尔库次克,教导苏军中的华人红军战士学文化。接着到了莫斯科,参加了十月革命四周年庆祝大会,受到了列宁的接见。
1922年,他回到北京,和吴玉章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年底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经金笠批准,回家探亲。
1923年,他安葬母亲后,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又兼任了另一所小学的校长,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着手培养革命干部,到1926年时,大革命运动兴起,他到武汉参加革命,进了毛诗人组织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认识了毛诗人。组织关系由朝鲜转入中国共产党。
这次他也是受党中央派遣,回川东家乡,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群众,组织革命的武装。
参会的川东籍人员,为能见到传奇英雄王维舟而兴奋。
唐伯壮环顾室内:“为节约时间,我们其他同志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吧?我先来。”他清咳一声:
“我叫唐伯壮,四川法政学校毕业生、黄埔六期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达县黄都乡人,38岁。”
“我叫张鹏翥,黄埔第四期毕业,达县张家场人,25岁。”
“我叫吴会治,河南焦作矿业大学毕业后,黄埔四期毕业,北伐军新编21师的排长,万源县井溪坝坑塘人,24岁。”
“嗯,我叫徐允士,当过万源县团防大队的分队长,朱德代表创办的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现任二十军独立旅手枪营营长兼副官长,万源县井溪坝五爪垭人,26岁。”近日“皮条客”终于把徐允士的军需长官职弄到了手,孟青云为安抚徐,给他换了副官长的衔。
“我叫李德彬,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生,现任独立旅军令处兼政训处处长,达县黄都人,31岁。”
“我叫胡洪疆,城口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刘存厚办的军官学校,经陈毅和徐允士同志介绍加入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现任独立旅军需,万源县旧院坝人,22岁。”
“我叫蔡奎,现任独立旅一团三营九连二排排长,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生。大竹县人,现家搬到梁平县虎城猫儿寨,20岁。”
“我叫金冶平,现任独立旅二团二营勤务,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生,达县黄庭乡人,37岁。”
“我叫朱福建,从小当兵,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生,现任独立旅特务连长,奉节县草堂人,29岁。”
“我叫何流,也是从小当兵,朱德二十军政治军官学校毕业生,现任独立旅二团二营营长,云阳县城人,28岁。”
“我叫李方奎,独立旅二团三营八连连长,巫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