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血脉!”
鲁肃抱拳道:“在下当然知道,皇叔乃是胸怀天下的忠义之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相信大多数有志汉臣也是这么认为。”
诸葛亮继续道:“子敬啊!你我皆是汉臣,祖祖辈辈皆食汉禄,周瑜是个忘本之人,可子敬你一直是个明白事理之人啊!为何非要如此苦苦想逼呢?”
“试问我主如果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拿什么去救天子,如何去抵抗曹操?又要如何一展抱负?我看你们这才是要陷我主于不忠不义,不任不信!”
诸葛亮不愧是诡辩之才,顷刻间便反转话题,反而把大帽子扣到了对手头上。
鲁肃也知道诸葛亮的厉害,和他吵架怎么可能没有准备,笑道:“你看你看!孔明又扯远了吧!你既然说到大义上,那我便来与你说说这大义吧!如果皇叔想匡扶汉室,单靠一个人,肯定是不够吧?是否需要一群志同道合之士呢?是否更应该言而有信,为汉室表率呢?若是无信,谁有知道你刘皇叔是要中兴汉室江山还是要自立呢?”
“远的且不说,就说赤壁之战吧!如果没有我主吴候之力,你们哪来今日之盛?别说占据荆州之地,恐怕在曹操的铁蹄之下,求生都成问题吧!是我主念在同为汉室臣子的份上,倾东吴之国力来对抗曹操,救刘汉室于水火吧!”
刘备也接话道:“此话不错!说实话,能与东吴联盟抗曹,我却认为有一半以上的功劳,是子敬的远见和周旋。”说着,朝鲁肃深深地抱拳施礼。
“皇叔实在是高看在下了,说实话,这两年来,为了维持孙刘两家的联盟,我当真是绞尽脑汁;特别是公瑾与孔明两位高来高去者之间的斗法,我夹在你们中间,着实是难受得紧啊!”
“我为了什么?难道就不是为了孙刘两家联盟长久,能共同抗曹吗?我这不也是为中兴汉室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吗?”鲁肃朝诸葛亮白了一眼,算是回敬刚才他的乱扣帽子,继续道:“为此,我多次与公瑾闹不和,多次劝说我主以大局为重,总是为你们做出让步。”
“但是,凡事总该有个度吧?你们不能总揪着我这个老实人往死里欺负吧?我能忍,我家主公能忍,周公瑾可不是个可以忍之人,你们就当真不怕大都督哪天脾气上来,率兵打上门吗?”
诸葛亮笑道:“哈哈哈!周瑜想动兵?他忘了南郡之事了吗?他旧伤未愈,脾气还这么暴躁,还是好好修养,等伤好了再说吧!”
言下之意:你周瑜是我的手下败将,还敢打上门来找罪受?
鲁肃那哪能看不出诸葛亮满满的不屑和嘲讽,淡定地道:“不错!和孔明比起来,他可能稍逊一筹,荆州之役,还拜先生之赐,气得他吐了血。但是,一但有了机会,恐怕他便会不顾一切地要一雪前耻,恐怕就没人拦得住了。”
“不瞒两位,我来之前,他竟然没有经过主公同意,私自调动了三万步军,两万水军,全线东进,对此,你们的哨骑,应该早就有探报吧?所幸的是,吴候当机立断,已经夺了周瑜兵权,令所有军卒原地待命。”
“刘皇叔!是人都有脾气,把人逼急了,江东众将士,是不惜玉石俱焚也要荆州开战的。”鲁肃这句话虽然轻描淡写,却是满满的威胁,可比诸葛亮一番大义说辞有力量得多。
刘备叹了一声道:“子敬此话,倒也实诚,那依你之见,荆州之事,该如何?”
鲁肃冷脸道:“这句话,该我来问皇叔吧?你倒说说看,你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刘备正欲说话,赵云突然走进来道:“先生刚才之话,在下便不爱听了,难道就东吴有兵?我荆州众将士都是吃素的吗?”
“大家一直这样僵持不下,对你我两家都不是好事,如今,若东吴一定要把我们赶出荆州,让我们兄弟无寸土立足,怕也没那么容易妥协。先生也应该知道,孙刘两家一旦动了刀兵,得便宜的只会是曹操,让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