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别千年,再次相逢,莫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即便是青梅竹马的发小或乡邻,只怕也是感天谢地。
可惜,不待分离千年的两兄弟互相倾诉,但听一句:
“寒水,是你吗?寒水?”
顺着声音再度看向朝会厅的门口,竟然又出现了十几个人,其中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似乎目光如炬,率先认出了齐寒水。
而齐寒水怔了半天,这才想到,呼唤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堂姐,当年,齐国集美貌与淑贤于一体的齐国公主---良姜公主。
熟悉先秦历史,特别是春秋时期历史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夫人,大多数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齐国。
比如说齐僖公的女儿宣姜嫁给了卫宣公,他的另一个女儿文姜嫁给了鲁桓公。
而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也娶了一位齐国的公主,即是齐姜;还有庄姜,后来嫁给了卫庄公。
除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外,还有哀姜、叔姜也是齐国的公主,他们都嫁给了鲁庄公。
当然这些公主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当属邑姜,她是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唐叔虞。
总而言之,许多国君的夫人都是齐国的公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之所以齐国的公主受到诸侯国的欢迎,这里面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在我国古代,婚姻是有着十分严格的规矩,其中最重要原则的就是“同姓不婚”。
按照《礼记》的记载,“取妻不取同姓”。
再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政权,实行的是分封制,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
因此在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中,大多数都是周武王的同族,也就是姬姓的诸侯国。
既然同姓不婚,那么这些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卫国只能同齐国通婚。
而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姜太公,他的女儿是周武王的妻子,地位非常显赫。
在这种情况下,姬姓诸侯国就长期与齐国通婚,所以齐国的公主就嫁到了这些国家。
比如说鲁国,几乎历代国君的夫人都来自于齐国。
另外还有一点,当时齐国国力强盛,与齐国通婚可以加强双方的关系。
在《诗经》的《衡门》这首诗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姜,是齐国的国姓,“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的意思,就是说娶妻子,一定要娶齐国姜姓的女子,足以见得齐国的美女,对当时人们的影响。
在《诗经》中,就曾经出现过三位齐国的公主,分别是文姜、宣姜和庄姜。
特别是对于庄姜,《诗经》却用了一首非常经典的千古名篇,来进行赞美: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的第一段,说明了庄姜显赫的出身,美丽端庄,身材高挑,身着奢华的服装,而她则是齐侯的女儿,是卫侯的妻子,是齐国太子的妹妹,是邢侯和谭公的小姨子。
该诗的第二段,则是着重刻画与描述了庄姜的美貌,这也是历史上最是著名的,关于描写美女的一段文字,千百年来,被后世很多文人争相模仿与搬用。
零伍贰幺也不外如此,仔细看过本小说的书友们,想必在之前的章节中也看到过相同的成语或者描述。
话说庄姜之手,肌肤细腻,就像是娇嫩白茅的嫩芽;庄姜的肌肤白润的如同凝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