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因此,无人到此住牢,自己才能有舒服的日子过。
“是啊,杜司长身为朝臣,得以参加朝会,直面圣上,并且谨遵本份,主动替皇上分忧解难,是我等楷模,海某甚是钦佩。”
“谁说海大人不能为皇上分忧解难?
这不,此人还没有招供,连义父一个医药司司长都知道为皇上尽忠职守,海大人有此绝妙时机,如果不自己抓住……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而且朝会上,海大人的顶头上司黄司长似有偏袒此人的意思,只怕是要受连累之苦,因此,如果海大人把握的好,没准海大人还能步步高升,取而代之也极有可能。”
最初担心黄宣是来让自己包屁人犯,后来得知并非如此,海金沙心里是松了一口气。
而今,一听说这名人犯与黄司长有染,海大人是来了精神,因此,再次确认道:
“公子此话当真?此人犯与黄司长有关?”
“这种事,在下岂可胡言乱语凭空捏造?朝会上,黄司长数次配合此人,处处坦护,连连出手帮助,恻隐之心,朝臣尽知。
只差此人口供中亲自说出而已,甚至于口供中或许还能纠出黄司长的小辫子。
试想,如果海大人此时能够尽人臣本份,主动为皇上排忧解难,拿下人犯的口供,岂不是头功一件?
并且,一举两得……”
黄宣的话,句句如针尖一下,扎在了海金沙的心头,而且怎么去分析,怎么有道理。
两千多年前,上世界大牢主事的公干作风与经历,浮现于脑海之中。
当时,别说宫中守卫押解的犯人,就连刑部带进来的人犯,基本上都是枭首夷三族的重罪,百十个中,能有九十九个最后都是没几日后,拉出去行刑。
所以,即便当中有一部分犯人口供不全,证据链不足,也在他们的授权下,由牢中的狱卒们,进行刑讯逼供。
反正都是将死之人,打伤打残的那可就多了。
即便有一个不小心给打死了,一番精心处理后,直接报到刑部,以人犯畏罪自杀而草草处理,整个过程来说可谓是天衣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