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恐龙公园> 第33章 重新回到事故现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重新回到事故现场(2 / 3)

大陆,一天二十四小时,上午和下午温差幅度起伏不定。

在上午,距今约为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北美洲西部大陆,由于受到太阳光直射影响,最高温度可达到35摄氏度,气候温暖,这极大适宜当时栖息在北美洲西部大陆上的恐龙生存。

然而到了下午,情况却变得完全不同,一旦太阳落山,整个北美洲西部大陆,没有了太阳光的直射,伴随着劳亚大陆和与之相邻的冈瓦纳大陆,不断挤压分裂,逐步向北漂移的过程中,受恶劣的大气奔流,以及洋流紊乱,潮汐影响,海平面不断上升下降,不断上升起伏,周围的气候温度就会急剧降低到零下三摄氏度。

如此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发生在白垩纪晚期。

这是恐龙王朝灭绝前,经历过最严寒的气候。

我非常清楚,恐龙王朝会从侏罗纪鼎盛直至白垩纪晚期走向灭绝,并不是没有原因。

在这个缓慢的灭绝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后才会在某一个时间段中彻底爆发。

外天空陨石撞击地球,引发的生物界第五次大规模的地域性物种灭绝,这只是恐龙王朝灭绝的前奏,真正导致恐龙王朝灭绝的真凶,应该是当时恶劣的气候所造成的。

因为大多数恐龙都是恒温动物,只有少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四处靠着鳍四肢游动的恐龙是冷血动物。

属于恒温一类的恐龙,每天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才能维持机能运转,更好的生存下去。

因此体型越大的恐龙,需要的食物和水,也就越多。

一旦周围没有了食物来源,体型越庞大的恐龙,会首先灭绝,其后是体型中等恐龙,最后是小型恐龙。

没有食物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气候骤变也是引发恐龙灭绝的元凶。

我可以肯定的说,导致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应该并不是外天空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开头,真正让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王朝走向覆灭的原因,是当时的气候骤变引发的一系列灾难。

史前白垩纪晚期的地球面貌,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以及周边的环境,都与如今的地球迥然不同。

随着中生代早期来临,距今约为2.3亿年前三叠纪开始,恐龙刚刚诞生在地球上的时候,地球第一块巨大的盘古大陆,开始在这个时候,随着地壳不断地运动,随着海平面受大气洋流变化,气候骤变影响,不断下降,无数山脊从海底隆起,盘古大陆开始慢慢的分裂,最后形成了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和北方的劳亚大陆。

当时的北美洲大陆,就属于劳亚大陆其中的一部分,因为靠近北方,这一带是盘古大陆分裂的中心核心区域,巨大的盘古大陆中部分裂地段,刚好从北美洲大陆穿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海桑田,潮汐和洋流的紊乱,加剧地壳频频运动,导致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和北方的劳亚大陆,不断地分裂,相互挤压碰撞,分离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白垩纪晚期,距今约为6500万年前,北美洲大陆原有的气候,适宜恐龙生存的环境,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垩纪晚期,注定是恐龙王朝的劫难。

也是恐龙王朝由盛转变为衰的一个过程。

由于气候骤变,到了白垩纪晚期,北美洲大陆地壳频繁运动,大量的火山集体喷发,往天空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白天和黑夜,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昼夜温差相差太大。

冬天变得更长,变得极为的寒冷,恐龙大多数都是恒温动物,一旦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便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因为对它们这种头脑简单的动物来说,一天只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断地从周边寻找食物。

但问题是,由于气候骤变,季节性气候导致冬天很少出现太阳,时间持续更久,因此气候更加寒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